多灶运动神经病(MMN)又称多灶性脱髓鞘性运动神经病,是一种以运动神经受累为主的慢性多发性单神经病。MMN临床表现为进行性非对称性肢体无力、萎缩、肌束颤动,而感觉受累轻,肢体运动功能障碍为突出表现。其症状符合周围神经分布的特点,呈斑片状。发病之初腱反射正常或减弱,随着病情发展腱反射消失。
MMN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当患者表现为逐渐发展的不对称的肢体无力,且无感觉障碍时,应考虑是否为MMN。临床上与肌萎缩侧索硬化(ALS)相鉴别。
MMN的中医辩证论治根据MMN的临床表现,中医理论认为运动神经元疾病、重症肌无力、脊髓病变等表现为肢体萎软无力、不能随意运动,伴有肌肉萎缩的病证均属“痿证”范畴,亦称“痿躄”。痿证病变在筋脉肌肉,但根源在于五脏虚损。肺主皮毛,脾主肌肉,肝主筋,肾主骨,心主心脉,各种外感内伤等致病因素,均耗伤五脏精气,导致精血津液亏损,宗筋失养瘛瘲,不能束骨而利关节,以致肌肉萎软无力,消瘦枯萎,发为痿证。
案例分享
患者某,女,29岁,于年12月11日以“右手骨间肌及右大腿瘦削9年”为主诉来吾师门诊就诊。患者自述于年起开始出现四肢无力症状,经治疗后好转。生孩子后复发出现右侧手骨间肌萎缩,及右大腿股四头肌萎缩。二便、饮食、睡眠正常。
既往史:健康。
查体: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细。
神经系统查体:意识清楚,言语流利,无呛咳。右手第一骨间肌萎缩,腕下垂。膝上10cm处,左侧46.5cm,右侧41.5cm。腱反射减弱,病理反射未引出。
诊断:中医:痿证(脾肾阳虚)
西医:多灶性运动神经病
治疗:
a.中药治疗:《灵枢·根结》指出:“故痿疾者取之阳明,视有余不足,无所止息者,真气稽留,邪气居之也。”治以温肾通阳,益气健脾;吾师以补阳还五汤为主方加减治之。气血津液充足,脏腑功能旺盛,筋脉得以濡养,有利于痿证恢复。
b.针灸治疗:
眼针:取双上焦区、双下焦区、双肾区。
体针:取足三里、丰隆、解溪、内庭、合谷、曲池、手五里、温溜、肩髃、臂臑等。
疗效:经过近三个月的眼体针结合配合汤药治疗,患者的右手骨间肌萎缩明显好转,腕下垂减轻,疗效显著,初诊时患者走路偶尔需家属搀扶,经吾师治疗,现双腿可自行迈大步走路,患者欣喜自述“手背长肉了”“走路也有劲儿稳当了”。
〖跟师心得〗
①《素问·痿论》云:“治痿者独取阳明”,不论选方还是取穴,都应重视补益脾胃。
②重视调畅气血。痿证日久,坐卧少动,气血亏虚,运行不畅,应当温肾通阳,益气健脾,佐以活血通络之品,使瘀血祛、新血生、气机畅,化瘀生新、气机顺畅则百脉皆通。
③重视针灸治疗。治痿还需重视局部病变位置,“调其虚实,和其逆顺”,辨证论治,配合针灸、推拿等综合疗法,加强肢体活动,利于提高疗效。
MORE延伸阅读??意兴阑珊,葛花解醒汤助醒酒
??春节篇—应对宿食2种方法
??病例分析—“梅杰综合征”
??眼针带针康复治疗中风案例分享
??四神穴治疗失眠
王鹏琴教授
主任医师,辽宁省名医。
师从全国名老中医彭静山教授、
首届全国名中医张静生教授。
擅长用眼针结合中药治疗运动神经病,重症肌无力,帕金森氏病,脑血栓后遗症,面瘫,偏头痛,各种疼痛,失眠,周围神经病,眩晕等。
出诊时间:周一、周五上午,
周三下午。
出诊地点:辽宁中医门诊6楼29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