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一种慢性并发症,是一组以感觉神经和自主神经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周围神经病变,主要表现为:呈对称性的疼痛和感觉异常,下肢症状较上肢多见。
感觉异常有麻木、蚁走、虫爬、发热、触电样感觉,往往从远端脚趾上行可达膝上,患者有穿袜子与戴手套样感觉。疼痛呈刺痛、灼痛、钻凿痛,有时剧痛如截肢,有昼轻夜重的特点。有时有触觉过敏,甚则不忍棉被之压,须把被子支撑起来。
当累及运动神经时,肌力常有不同程度的减退,晚期有营养不良性肌萎缩。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可双侧,可单侧,可对称,可不对称,但以双侧对称性多见。它与糖尿病肾病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共同构成糖尿病三联症,严重影响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西医治疗本病主要是抗氧化应激及营养神经用药,治疗疗效较局限。在中医,本病属于“消渴病痹症”范畴,多因气血阴津亏虚、瘀血闭阻脉络而发。辽宁中医院糖尿病科是辽宁省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是集医、教、研、康复、健康教育为一体的综合病房。我科室在十余年的大量临床病例中不断探索总结,以“益气养阴、化瘀通痹”为治则处方,自创消渴病痹症系列临床协定方,并根据患者病情,辅助选用通脉足浴汤熏洗、低频脉冲电治疗、红光治疗、体针针刺、穴位贴敷、隔物灸、耳穴压豆、中药穴位注射等治疗方法加强益气活血、舒筋通络之功,同时配合西医营养神经、抗氧化治疗,临床疗效显著,得到患者的广泛好评。
典型病例
刘某,男性,50岁,2型糖尿病病史10余年,入院前应用甘精胰岛素配合赖脯胰岛素25R皮下注射控制血糖,血糖控制不佳。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下肢痛觉异常敏感,轻触就会有触电样感觉,覆盖衣被则剧痛,曾寻求西医治疗效果不佳来诊。收入院后经系统检查,中医诊断为:消渴病痹症(气虚血瘀证);西医诊断为:2型糖尿病,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性周围血管病变,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II期),血脂异常,腔隙性脑梗塞。根据患者四诊情况,中医给予口服益气活血、通络止痛之汤剂,配合通脉足浴方熏洗、低频脉冲电治疗、红光治疗、体针针刺、穴位贴敷、耳穴压豆等外治法。西医治疗予降糖、调脂、改善循环、抗氧化应激、营养神经等对症治疗,10天后患者下肢疼痛症状完全缓解后出院。
科室特色
辽宁中医院糖尿病科拥有动态血糖监测仪、胰岛素泵、动态血压监测仪、四肢多普勒诊查仪、糖尿病治疗仪、红光治疗仪等诊疗设备。科室重点收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足、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甲状腺相关疾病,高尿酸血症,代谢综合征,骨质疏松症等内分泌代谢疾病。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突出中医特色疗法,疗效显著。能检测评估胰岛功能,筛查早期糖尿病肾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血管病变。
科室不断挖掘中医药特色疗法,凝练继承名老中医经验,研制出补肾汤(治疗糖尿病肾病);甲亢颗粒(治疗甲亢);消瘿灵丸(治疗甲状腺结节);调脂膏(降脂治疗)等院内制剂。同时配合低频脉冲电治疗、糖尿病治疗仪、中药足浴、穴位贴敷、隔物灸、针灸、耳尖放血、耳穴压豆、中药贴脐、中药保留灌肠等中医药特色疗法,为广大患者有效的解除病痛,得到了患者的广泛认可。
专家介绍
江红
内分泌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社会兼职: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内分泌学分会常务委员;辽宁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辽宁省中医药学会糖尿病分会副主任委员。
主要研究方向与专长: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及其慢性合并症、甲状腺相关疾病、代谢综合征,尤其擅长糖尿病肾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出诊时间:周一上午,周四全天
出诊地点:二楼糖尿病科门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