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电图是记录肌肉静息、随意收缩及周围神经受刺激时各种电特性的一门技术。狭义的肌电图学(Electromyography,EMG)是指以同心圆针插入肌肉中,收集针电极附近一组肌纤维的动作电位,包括在插入过程中,肌肉处于静息状态下,肌肉作不同程度随意收缩时的电活动。
广义的肌电图学,还包括神经传导速度(NerveConductionVelocity)、重复神经电刺激(RepetitiveNerveStimulation)、F波(F-wave)、H反射(H-reflex)、瞬目反射(Blink-Reflex)、交感皮肤反应(SympatheticSkinResponce)等有关周围神经、神经肌肉接头和肌肉疾病的电诊断学。如果收集的是单根肌纤维的电位,则称为单纤维肌电图(SingleFibreEMG)。如果要研究整个运动单位的电活动,则可利用巨肌电图(MacroEMG)。
一、肌电图检查目的
1.临床诊断不能确定,要求协助诊断;2.医生要掌握神经损害的类型和程度,寻找病因;3.观察治疗后神经肌肉的恢复情况;4.确定神经具体损害部位,为手术或影像学检查提供依据;5.临床科研和基础研究
二、肌电图检查的适应症
1.前角细胞及其以下(包括前角细胞、神经根、神经丛、周围神经、神经肌肉接头和肌肉)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2.肌肉内注射肉毒素部位的选择(部分患者)。
三、分类
1作为一种测定运动系统功能的手段,现已被广泛用于区别肌肉力弱和肌萎缩,是肌病所致,或神经病所致,还是其他原因所致。 通过针极肌电图,对躯体不同部位肌肉的测定可以了解:1.肌肉病变是属于神经源性损害,还是肌源性损害;2.神经源性损害的部位(前角细胞或神经根、神经丛、干、末梢);3.病变是活动性还是慢性;4.神经的再生能力;提供肌强直及其分类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依据。应用于不明原因的肌萎缩、麻木、无力、肢体活动障碍等疾病的定性、定位诊断,还可作为神经损伤手术后或治疗后的监测手段,以及提供康复、伤残、法医鉴定的客观指标。给予刺激使神经纤维去极化,然后记录所诱发的反应。沿感觉神经或混合神经(既有感觉也有运动纤维)的行程中,可进行直接记录。冲动传播时,可在刺激点的近端或远端进行记录。对于运动(神经)的检测,可从肌肉上间接记录。可评定周围运动神经和感觉神经传导功能的一项诊断技术。主要用于周围神经病的诊断如多发性神经病、遗传性周围神经病、格林-巴利综合征、腕管综合征、周围神经外伤等,结合肌电图可鉴别前角细胞、神经根、周围神经及肌原性疾病等。
包括运动传导速度和感觉传导速度,通过测定的结果可以判断是否存在运动或感觉神经病变、病变的范围,并可以协助判定轴索损害和脱髓鞘病变。可以反映运动神经近端的传导功能,特别当刺激点远端正常时,F波异常可以提示神经根、神经丛、近端运动神经的病变。可以反映感觉传入和运动传出通路的病变,有助于发现反射弧近端的病变。
主要用于神经肌肉接头部位病变的诊断,而且可以鉴别突触前膜和突触后膜的病变; 根据检测结果,对比双侧潜伏期的异常,可以反映三叉神经传入、或面神经传出以及脑桥中枢的病变;: 主要用于自主神经系统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也称短节段刺激或微移技术,沿神经走向,以固定的的间隔(1cm或2cm)给予刺激,电位产生的原理同运动传导速度,特点在于可对病损进行精确定位或判定?
治疗白癜风最好的药膏如何治疗白癜风土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