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必备癌症患者如何应对紫杉类药物相

辽宁白癜风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cjzz/160622/4877565.html

临床实践中,紫杉类药物可用于多种肿瘤的治疗,如乳腺癌、卵巢癌、肺癌、胰腺癌等,是肿瘤化学治疗的基石药物。紫杉类药物的出现显著提高了肿瘤患者的生存率,但治疗过程中也会出现多种不良反应。

化疗致周围神经病变(CIPN)是化疗药物对周围神经功能造成的损伤,以及产生的一系列神经功能紊乱症状和体征。而CIPN是紫杉类药物的常见不良反应。周围神经病变导致的疼痛、麻木、无力等症状严重影响了患者日常生活,降低患者总体生活质量。那么,紫杉类药物相关周围神经病变应如何进行规范化管理呢?

发病机制和临床特点

紫杉类药物相关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清楚;已知微管结构紊乱、神经元和非神经元的线粒体受损均与CIPN的发生密切相关。紫杉类药物相关周围神经病变以感觉症状较为常见,首先出现于足部和手部,主要表现为麻木和刺痛等;运动和自主神经功能损伤的发生率相对较低;各种紫杉类药物相关周围神经病变发生率和缓解时间有所差异。

相关危险因素

药物所使用溶剂,如聚氧乙基代蓖麻油和聚山梨酯80与神经毒性发生相关;此外,紫杉类药物的剂量水平(单次和累积剂量)、输注时间和治疗持续时间均与周围神经病变发生相关;年龄、合并症(如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等)、肥胖、吸烟史、饮酒史和神经系统疾病病史等均可能与周围神经病变风险增加相关;基于目前的研究,尚没有公认的分子生物标志物可以预测CIPN的高危人群。

诊断和评估

紫杉类药物治疗开始前,须记录患者既往史、合并症及其治疗情况;此外,还需进行神经系统检查,记录可能存在的任何感觉和运动异常。紫杉类药物相关周围神经病变主要临床特征包括:①肢体远端感觉受累为主,符合长度依赖性特点(例如手套和长袜分布);②病变出现与紫杉类药物使用有时相关系,包括用药后发病、停药减轻、再用加重;③紫杉类药物相关周围神经病变需与多种其他原因导致的周围神经病相鉴别。紫杉类药物相关周围神经病变严重程度评估包括基于医生的评估和基于患者的评估两方面。紫杉类药物相关周围神经病变须与多种其他原因导致的周围神经病相鉴别。

如何预防?

已有研究证实加压手套/冰手套可显著减少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生,且患者耐受性良好,可用于紫杉类药物相关周围神经病变的预防;药物预防目前尚缺乏大型随机对照试验证据。

如何处理?

1级或2级周围神经病变一般无需调整剂量,3级或4级周围神经病变主要管理方法为降低化疗药物剂量和/或延长用药间隔周期。感觉异常周围神经病可使用的药物包括B族维生素(维生素B1、B6、B12和复合维生素B)、叶酸和烟酰胺。神经病理性疼痛可使用的药物包括三环类抗抑郁药(阿米替林)、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度洛西汀和文拉法辛)和钙通道阻滞剂(加巴喷丁和普瑞巴林)。

如何护理?

通过患者教育以减轻神经病变引起的继发性损伤。鼓励患者在接受治疗时,有任何手足麻木、刺痛症状及时向医生报告。周围神经病变会增加患者跌倒风险,应做好防跌倒教育和护理。参考文献:紫杉类药物相关周围神经病变规范化管理专家共识专家委员会.紫杉类药物相关周围神经病变规范化管理专家共识[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DOI:10./YXQY..03-07.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cvwkh.com/rhzl/104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