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达拉奉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

糖尿病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病变可累及中枢神经及周围神经,后者尤为常见,约28%的糖尿病患者有周围神经病变的证据。其临床症状为肢体麻木、疼痛或感觉减退等,严重者可合并感染,甚至导致截肢。目前临床上对DPN尚无特效治疗手段,现试用依达拉奉治疗DPN取得较好效果,总结如下。

方法

将83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1例)和对照组(42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糖尿病饮食、运动治疗及胰岛素强化治疗(胰岛素泵或每日4次注射),依据血糖调整胰岛素用量至血糖尽量达标(空腹血糖≤6.1mmol/L;餐后2h血糖≤7.8mmol/L)。在血糖稳定1周后开始对比治疗:治疗组使用依达拉奉30mg及丹参20mL分别加入生理盐水mL中静滴,每天1次;对照组为甲钴胺μg静推及丹参20mL加人生理盐水mL中静滴,每天1次。两组均连用2周。

结果

(1)治疗前后HbA1C、FCP及血脂的变化两组间及组内治疗前后的HbA1C、FCP及血脂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1。

(2)两组间临床疗效比较治疗两周后,多数患者症状、腱反射及神经传导速度均有改善。治疗组共有10例患者无效,对照组共有19例患者无效,治疗组的总有效率(75.61%)显著高于对照组(54.75%)(χ2=3.97,P=0.)。见表2。

(3)治疗前后两组神经传导速度的变化治疗后两组神经传导速度均较治疗前改善(P<0.01);其中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见表3。

讨论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目前普遍认为涉及以下两方面:(1)慢性高血糖所致的代谢紊乱:包括糖基化终产物形成、多元醇通路及蛋白激酶C的激活等上述通路可通过共同的氧化应激机制引起神经元及雪旺细胞凋亡,最终引起神经纤维不可逆的结构损伤。(2)微血管病变:由于高血糖导致微血管病变,供应营养神经的血管发生病变而闭塞,导致神经缺血、缺氧。

目前抗氧化剂(α-硫辛酸)治疗DN的效果已得到公认。依达拉奉是一种新型自由基清除剂,具有清除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的作用,因此可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神经细胞的氧化损伤,目前主要用于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近期有实验证实依达拉奉可改善糖尿病神经病变大鼠的神经传导速度及感觉障碍。

甲钴胺对DPN引起的感觉异常有一定作用,但效果还不十分满意。本实验中依达拉奉治疗DPN的疗效明显高于甲钴胺治疗组(包括神经传导速度及感觉异常),且副作用小、安全性大,为临床治疗DPN探索了一种新的治疗药物。但本研究因样本量有限、治疗时间短,故对依达拉奉治疗的长期疗效及其副作用均尚待进一步探讨。

结论

依达拉奉可以明显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效果。

文章摘自:云鹏,孙爱萍,肖虎,依达拉奉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中国现代医生,年2月第48卷第4期







































北京正规治疗白癜风医院
患有白癜风要如何治疗



转载请注明:http://www.cvwkh.com/lcbx/50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