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儿童的思维和普通孩子有什么根本性的

自闭症孩子和普通孩子的差别

作者:习武而夫

我们日常生活中每一个微小的动作,其实大多都要调用到大脑许多不同的区域进行协同工作。例如,一个孩子看到妈妈下班回家了,高兴地扑进妈妈怀抱,撒娇道:“妈妈,你可回来了!想死你了!”这个动作,需要调用到大脑的哪些区域呢?首先是视觉上看到妈妈,然后调出相关记忆(图像、声音、触觉、味觉、认知等等),唤起情感,接着再调出动作和语言相关的记忆,最后执行动作,发出语言。仅仅这么一个简单的反应,就涉及到了大脑内部六七个以上的大区域进行协同工作。然而,自闭症的孩子在同样场景下做出的反应会明显异常。他们或是面无表情,或是没有正常语言,或是眼神游离,或是动作刻板。那么,为什么自闭症的孩子在做上述这个反应的时候,会显得很困难、很机械呢?因为他们的大脑和常人不一样。大脑异常发育是自闭症神经病学检测中反复得到验证的一项结果。自闭症儿童刚出生时脑的大小正常或偏小,然而生长速度之快非同寻常。到2至3岁时,脑容量比平均水平高出10%左右。美国肯塔基州路易维尔大学的曼纽尔卡萨诺瓦(ManuelCasanova)对病人做了尸检后发现,使脑体积过大的部分由所谓微柱结构组成,它们位于大脑靠外的几层,即大脑皮层。微柱好比大脑的微型处理器:约莫80到个神经细胞聚集成簇,消化诸如感知记忆等基本的神经信息,然后将这些信息以某种方式整合到一起。微柱是皮层中最小的独立加工单元。小的微柱链接到脑白质的局域“光缆”系统,大的微柱链接到脑白质的远程“光缆”系统,可以通向更远端的大脑区域。路易斯安那大学曼纽尔·卡萨诺瓦博士研究指出,相对于普通人而言,孤独症个体和科学家的大脑在大脑皮质的单位面积上,具有数量更多和体积更小的微柱结构,就像是他们的大脑在一个芯片上合成了更多的集成电路。还有实验表明,VPA大鼠中,微柱的每个神经元与其它神经元的连接量比正常情况多出一半,于是神经元反应过度,更容易被外源电刺激触发。神经环路同样“超可塑”,即神经元之间形成的联系比正常情况更加稳定。这种大脑更适合于处理细节信息,反过来,在处理整体性信息的社会功能上就会表现得差一些。简单说,小微柱较多的这种大脑天生擅长处理数学、符号、图像、声音等单一任务,而大微柱较多的大脑则擅长处理社会性交流,这涉及到大脑的多个区域协同工作,同时处理语言、认知、图像、情感、动作等多任务。

擅长处理数学、图像、声音的自闭症者有很多例子,如英国的自闭症画家StephenWiltshire。你仔细看他作画的方式,那就跟电脑扫描是一样一样的:

美国的天宝·格兰丁博士是一位高功能自闭症者,她在自传书中提到,她的大脑MRI图像和同龄人、同性别对照组对比,在视觉皮质部分有两个宽带般的链接,尺寸是正常人的两倍。这解释了她的图像思维模式。但是大家别把他们的这个特征浪漫化了。原来他们个个是细节处理的高手?不是的。绝大多数情况下,这表现为障碍。

首先,过度的细节会带来感觉超负荷,绝大多数孩子饱受这些问题的困扰。微柱对感觉器官输入的数据进行过多的信息加工处理,造成感官知觉被放大,产生极度强烈的图像、声响、气味和触感。与此同时,微环路过于活跃,则整合信息就很困难,因而感知到的就像是被割裂的片断。这种感觉超载导致自闭症儿童面对外界时畏缩了,抑或过于专注某个细微部分,陷入一大堆混乱不堪的事情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些什么。比如,有的孩子能看见日常荧光灯的频闪。在常人眼里柔和的灯光,在他们眼里就像迪吧舞台激烈闪烁的霓虹灯。有的孩子能听见非常细小的声音,普通的环境对他们而言已经是巨大的噪音。当其它各种感觉都过于强烈时,孩子几乎无法进行社交活动,更别提说话了。

然后,过度的细节会劫持大脑有限的注意力,导致他们沉溺于无关紧要的细节而忽略了更重要的信息。比如你教一个自闭孩子观察大自然,尝试写生。你说,看,蓝蓝的天空上面有白白的云,眼前是一片绿色的树林,多么壮丽!他却在观察一片叶子上的叶脉走向,左边三条,右边四条,分叉,再分叉。更别提社交环境中他们需要去注意的大量细节了。和别人面对面说话,一般需要







































中科医院以品质领跑行业
北京哪家医院白癜风专科最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cvwkh.com/jcff/87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