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男子细菌感染导致吉兰-巴雷综合征四肢麻木险些瘫痪
■记者李黎
本报讯日前,24岁的小伙子张某因双下肢突然医院内科就诊,被确诊为吉兰-巴雷综合征,经过内科丁松青主任的医治,3天后,张某的双下肢就恢复了知觉,一星期后便能行走了。
“吉兰-巴雷综合征比较罕见,在我多年的从医生涯中只碰到过3起。”丁医生告诉记者,当时医院的,双腿一点知觉都没有。他对张某进行了腰穿,还做了蛋白细胞分离,蛋白指数高达mg/l,比正常人的蛋白指数高了整整六七倍。丁医生说,根据这个指数,他当即确诊张某患了吉兰-巴雷综合征。于是,对他进行了针对性的治疗。
据悉,前段时间,张某身陷传销组织。在这期间,他生活艰苦,吃不好睡不好,加上劳累,常有腹泻、腹痛、感冒、发烧等症状,起先因为症状不严重也没当回事。可几天后,张某突然出现双下肢对称性乏力,刚开始是脚趾甲发麻,随后膝盖下发麻,最后导致双腿失去知觉,不能行走。看到张某这种情况,传销组织这才将张某放了出来。“张某是因为病毒感染进而演变成了吉兰-巴雷综合征,如果不及时治疗的话,后果不堪设想。”丁医生说。
丁医生介绍,吉兰-巴雷综合征(Guillain-Barresyndrome,GBS)是以周围神经和神经根的脱髓鞘病变及小血管炎性细胞浸润为病理特点的自身免疫性周围神经病,经典型的GBS称为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临床表现为急性对称性弛缓性肢体瘫痪。GBS的年发病率为0.6~1.9/10万人,男性略高于女性,各年龄组均可发病。欧美发病年龄有双峰现象,即16岁至25岁和45岁至60岁出现两个高峰。我国目前尚无大规模的流行病学资料,临床上似乎以儿童和青壮年多见。多数患者起病前1至4周可有胃肠道或呼吸道感染症状或疫苗接种史。急性或亚急性起病,首发症状为肌无力,多于数日至2周发展至高峰,常见类型为上升性麻痹,首先出现对称性两腿无力,典型者在数小时或短短数天后无力从下肢上升至躯干、上肢或累及脑神经。下肢较上肢更易受累,肢体呈弛缓性瘫痪,腱反射降低或消失,感觉障碍一般比运动障碍为轻,表现为肢体远端感觉异常如烧灼、麻木、刺痛和不适感等,以及手套袜子样感觉减退,可先于瘫痪或与之同时出现,也可无感觉障碍。通常在发病早期数天内患者即出现腱反射消失,部分患者轻度肌萎缩,长期卧床可出现废用性肌萎缩。
丁医生说,吉兰-巴雷综合征为神经科急症,除四肢瘫痪外,重症病人会有呼吸肌瘫痪从而危及生命。吉兰-巴雷综合征病死率约3%,主要死于呼吸衰竭、感染、低血压、严重心律失常等并发症。50%病人痊愈,10%-15%病人遗留后遗症,另外大约3%的病人可有复发,再次复发常不如第一次恢复完全。“因为这种疾病的发病原因并不明确,所以提醒大家,不要忽视任何一次看似常见的腹泻或感冒。一旦出现异常症状,医院救治,争取救治时间。”丁医生提醒。
慈林做一个有温度的服务平台(一拨就灵,我来帮您)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家医院好北京白癜风在哪家医院治疗比较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