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
ONE
脑瘫儿童前庭觉障碍常被误认为是运动障碍,对前庭功能进行认真评定以鉴别前庭功能失调与运动障碍非常重要,前庭觉功能失调可影响其他神经系统功能,如本体觉系统、听觉系统、左右大脑功能分化和发展等。
02PART
two
脑瘫儿童前庭功能失调表现为前庭觉防御和前庭觉迟钝,Torok和Perlstein对例各类型脑瘫儿童进行研究,发现30%的痉挛型脑瘫儿童伴有前庭觉防御,不随意运动型脑瘫儿童表现前庭觉迟钝或缺失。前庭觉防御和前庭觉迟钝具体的表现可作如下参考:
03PART
three
前庭觉防御
可分为对运动的厌恶反应和重力不安全感两种类型,表现为进行功能性活动时肌张力降低,旋转后眼球震颤减弱(PRN),抗重力伸展受累,双侧运动协调受累,反馈受累,平衡反应不良,大量前庭刺激输入引起呕吐等。
1、对运动的厌恶反应(aversivereactionstomovement):即使对整个身体进行辅助的情况下,在空间中运动也会出现厌恶反应,乘车时会出现呕吐,也可伴有其他感觉调节障碍。
2、重力不安全感(gravitationalinsecurity):害怕在空间移动或下降,当将儿童放在治疗球上时,让儿童站在较大空间中时或让儿童运动时表现明显,这些表现常被认为是姿势控制不当或由于缺乏运动经验而产生的恐惧,因分心注意自己与地心引力关系以防跌倒而造成注意力不集中。
04PART
four
前庭觉迟钝
对前庭刺激传导不通畅,对前庭刺激吸收不足或易丢失,好动,寻求更多的刺激,易跌倒,易分散注意力,不随意运动型脑瘫儿童比较常见,痉挛型或共济失调型儿童也可出线,伴有前庭觉迟钝的脑瘫儿童觉醒水平降低,可通过前庭刺激输入加以改善。
前庭觉失调的行为症状(四)肌肉张力低的幼儿所表现的行为症状
1、全身松弛、松垮。
2、四肢软趴趴,列如:帮他穿衣服就像拉起他四肢的感觉。
3、喜欢趴在桌上或者蜷缩在椅子内;喜欢躺着而不喜欢挺直身体;常用手撑着头。
4、趴在地上时无法同时抬起头、手臂和双腿。
5、时常以w姿势坐在地上(不是双脚朝内的盘腿坐,而是双脚朝外的坐姿,因为这种坐姿才能让自己的身体更稳固)。
6、手抓物品的力气不够,例如:握笔、拿剪刀、汤匙或者握门把时常抓握不住。
7、紧紧用手抓握物品(为了补偿手指的松软不足)
8、时常跌倒
9、运动或出游时容易疲累。
10、排便困难,经常便秘或尿裤子。
(五)、平衡感、运动协调差的幼儿所表现的行为症状。
1、走楼梯、单脚站、单脚跳、跳远、跳高、骑单车等不易保持平衡。
2、动作笨拙,不协调。
(六)、身体两侧动作协调有困难的幼儿所表现的行为症状
1、婴儿期不爬行或爬姿不对称协调
2、大肌肉动作发展差,常常碰到物品或跌倒;在游戏时动作笨拙。
3、精细动作技术发展差,列如:握笔、拿汤匙等。
4、同时使用双手或双脚动作协调差,例如:投接球、开合跳。
5、当双手或双脚做不同动作时,协调配合度差,例如:剪纸时一手拿纸一手使用剪刀;单脚站立踢球。
6、双手交替动作不平顺,例如::打鼓时双手配合节奏交替敲击鼓面有困难。
7、4-5岁时尚未发现优势手,画图时左、右手交替使用。
8、手不过中线的动作、画一横线在过程中会换手画。
(七)听力处理和语言功能差的幼儿所表现的行为症状。
1、听不出声音声源
2、无法正确区辨声母或韵母的差异,以致常常听错例如:(注意符号,即拼音b和ang).
3、听老师的指令时常要求老师再说一次,对于理解指令有困难。
4、常听错指令。
5、记不住听到的话。
6、聆听说话常常容易被别的声音干扰而分心。
7、常被突然太大的声音或高音频的声调惊吓。
8、回答问题是常先注视问话的人(视觉的补偿作用),因为不确定自己所回答的是否对题。
9、常说不出自己想说的话或写不出自己的想法。
10、和他人用语言沟通时容易离题,例如:别人正在谈篮球,他却说点心。
11、回应别人的问话有困难。
12、修正自己所说的话有困难。
13、说话时用词简单、句子简短或文法不对。
14、阅读困难
15、唱歌容易走音
16、说话口齿不清
(八)、视觉、空间知觉处理功能差的幼儿所表现的行为症状
1、左右方向容易混淆、方向感差、走错方向。
2、上下、前后、左右的空间概念不佳。
3、空间相对位置判断不良、例如:经常撞到家具、踩阶梯踩不到。
4、玩拼图、乐高、搭积木等有困难。
5、写字容易将字的大小、字与字的间距或部位、部首的间距写得不一致。
6、在图片、符号、文字或物品之间找出相同和不同的部分有困难。
7、阅读、写字时容易漏字或跳行。
8、写数学列式,数字及符号排列部整齐。
9、跟着老师抄写黑板上的内容,常出现眼睛注视黑板,低头抄写再回到黑板上的字,眼球重新搜寻定位的效率不足、抄写得很慢。
10、追视移动的对象有困难,例如追视乒乓球的移动(手眼协调能力不佳)。
11、写字写倒反,例如b和d、saw和sas,又或如“明”这个字,会把“日”跟“月”左右颠倒,或阅读时反读。
12、阅读困难,无法理解看过的字句;无法“可视化”看到的文字或照片。也就是在脑中无法出现实际图像。
13、阅读时会侧着头。
14、斜视或是遮住一只眼睛阅读。
15、抱怨看对象时会有两个影像。
16、写功课容易疲劳。
17、逃避动态的团体活动(不喜欢上体育课)。
18、周围的人跑来跑去会让他部开心或忍受不了(处理不来过多的视觉刺激)。
(九)、情绪不安的幼儿所表现的行为症状。
1、自尊心低。
2、挫折忍受度低,做活动常常轻易放弃。
3、不愿尝试新的活动(动作计划能力不佳)。
4、受不了有压力的状态。
5、交朋友有困难。
6、逃避和他人互动的情境(容易手足无措、不知如何响应他人语言或是动作的邀请)。
前庭觉失调到底是种什么感觉?前庭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的行为症状当我们看到孩子平衡感差、姿势或动作发展迟缓,例如坐、爬、走的发展能力比别的孩子慢,低肌肉张力、容易疲累、容易晕车或晕机,不喜欢荡秋千、不爱搭电扶梯、不爱爬高、又或者对于高处毫不害怕、动个不停、极度不害怕、动个不停、极度喜欢转圈圈或者摇晃,动作笨挫、不容易维持平衡感、动作不协调、辨认方向有困难、空间知觉能力差等状况,这都有可能是孩子出现前庭神经系统失调的问题。以下针对各种前庭神经系统失调的状况加以说明。
(一)前庭神经过度敏感的幼儿所表现的行为症状。
1、不喜欢荡秋千,过分小心谨慎地溜滑梯。
2、动作缓慢、过度谨慎、不敢尝试新事物、喜欢静态的游戏或活动。
3、不喜欢搭乘电扶梯或电梯。
4、时常要求大人保护他(例如:扶他、牵他、抱他)。
5、在些微的摇晃、旋转的游戏或翻跟斗后容易头晕、想吐。
(二)前庭神经过度不敏感的幼儿所表现的行为症状
1、动个不停、坐不住。
2、时常不停地跑跳、摇晃身体或头。
3、非常喜欢在沙发上跳、坐摇椅、坐转转椅或倒立。
4、非常喜欢游乐场中快速旋转的游乐器材,例如:咖啡杯、大怒神(自由落体游乐器材)、云霄飞车。
5、转圈圈很久、很多次都不会晕。
6、荡秋千常常荡很高、荡很久才肯停下来。
(三)重力不安全感的幼儿所表现的行为症状
1、害怕跌倒。
2、怕高、怕走在高低不平的地面上。
3、害怕两脚离地,例如:两脚同时跳起来、荡秋千时双脚离地。
4、害怕上下楼梯,需抓紧扶手才感到安全。
5、害怕头向后倾或是倾斜的状态,例如:洗头时头向后倾及害怕倒立。
6、为了保护自己,常极力控制他人或要求大人照着他的意思做。
前庭觉失调的原因和训练方法什么叫前庭觉
在大脑后下方脑干的前面,有个微小的雷达式感应器官,叫前庭神经核,以此组成的神经体系的功能,便是前庭觉。
前庭觉的主要功能是接收脸部正前方视、听、嗅、味、触信息,并做过滤及辨识再传入大脑。这样会使大脑不至于太忙碌,注意力集中。由于前庭是大脑门槛,与视觉、听觉、本体觉紧密联系。如果前庭觉不好孩子视觉、听觉、本体觉都不会好,而孩子的学习主要时通过视、听觉,自然孩子在学习上就会出现各种问题。
前庭觉失调的表现
1、笨手笨脚、不听指挥、左右分不清、方向感不明
2、分辨不出相似的图形、玩拼图困难、经常写错字、抄错题
3、视听神经系统会扭曲,形成阅读、听写及写字上的困难,特别是大脑的中枢神经系统贯穿前庭觉,前庭神经不佳,身体行动及左右脑思考都会陷入混乱,更会引发语言发展的严重障碍,也成了学习困难最主要的原因。
4、空间定向不好旋转人容易眩晕、摔跤、恐高、上高下低有困难会害怕
5、对快速移动感到恐惧、对某种声音无法接受。
6、平衡差、人容易晕方向、空间逻辑概念辨别困难、视觉记忆差
7、对空间里的各物体相对位置和大小完全掌握不到,专业上则无法从事室内设计、建筑或装修等相关工作。
8、好动不安、注意力不集中、喜欢捉弄人、浮躁坏脾气、做事情没信心是的学习能力培养不起来
例如
有些孩子老爱摔跤,在高处摔,在平地上没有任何障碍物的情况下也摔,甚至摔跤时不会伸出双手来保护自己而整个人很笨重地摔倒在地上,还常常撞到头或者面部。这样的孩子常会被大人骂:“怎么那么笨呀!”其实,经常无缘无故摔跤的孩子很有可能是前庭觉发展不足,不能及时快速地将信息传给小脑,致使小脑不能快速地指挥孩子的身体做出反应。
前庭觉发育不良的原因
1.0~3个月的宝宝缺乏头部晃动、转动;
2.3~6个月俯卧及地面翻滚不够;
3.7~12个月爬行不足或者缺少爬行;
4.3岁以内生活环境单调,保护过多运动不足。
前庭觉训练的要点:俯卧、头部转动、头部晃动
1.俯卧:俯卧及爬行时,宝宝的头部与身体呈90°的夹角,因此而形成的压力,给位于颈部的前庭神经核以刺激,从而促进前庭神经发育成熟。如地面打闹、爬行、游泳等。
2.转动:当宝宝头部以颈部为支点,做各个方向、角度的运动时,前庭神经核会得到刺激和按摩,从而帮助前庭神经发育成熟。如东张西望、突然转头、前后翻滚等。
3.晃动:宝宝身体的强力震动,让位于颈部的前庭神经核发育成熟。如跳、仆倒在地、奔跑、打闹等。
前庭觉训练的方法
即单脚站立,家长可以和孩子进行比赛,看谁坚持的时间长,同时还能锻炼孩子的意志力。
孩子趴在离墙30厘米左右的地方用双手推接球
把气球挂在高处,让孩子跳起来用手拍
让孩子俯趴在大龙球上轻轻晃动,或让孩子完成简单的任务,如拿听到的字卡(最好买带刺的球)
头朝下趴着滑下去
要注意安全
转动大陀螺,注意速度不要太快2秒转一圈
以上简单的介绍了几种易操作的家庭训练方法,训练时要根据孩子的反应来决定训练的时长,如孩子出现头晕即停止休息后再训练。每天训练时长半小时即可。
孩子前庭失调的原因与改善感觉统合失调的概念及其类型 感觉统合失调简单地理解就是,大脑对外界的信息不能正确地进行分析与整合加工,导致机体不能做出正确的、恰当的反应,进而出现一些行为、情绪方面的问题。 儿童前庭感觉的发展与其个体的学习能力的形成与获得极为相关。这些儿童的智商多数在中等以上水平,但表现出种种心理和行为问题和障碍,也有人把感觉统合失调称作学习障碍。好多家长因为孩子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写字特慢与做事拖拉,而经常唠叨孩子,有的家长还经常因此而动手打孩子。这些做法都是不可取的,孩子的特殊表现是有原因的。
前庭感觉统合失调的表现
前庭感觉统合失调是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的表现形式之一。具体表现是:多动不安,走路易摔倒,原地打圈晕眩,上课不专心、爱做小动作,调皮任性,兴奋好动,粘人,自控能力差,情绪不稳定,容易违反课堂纪律,容易与人冲突,爱挑剔,很难与其他人同乐,也很难与别人分享玩具和食物,不能考虑别人的需要。有些孩子还可能出现语言发展迟缓,说话词不达意,语言表达困难等。
造成孩子前庭感觉统合失调的主要原因有: 1.母亲怀孕期间胎位不正。胎位不正导致胎儿没有正确的空间、方位感觉,是典型的先天不足。 2.母亲怀孕期间运动不足。导致胎儿在母亲体内所受刺激不足,使得儿童平衡觉与触觉都得不到最初的很好学习。 3.母亲怀孕时羊水过多。导致胎儿没有更多的机会接触胎盘壁,失去许多学习平衡的机会。 4.儿童早期运动不足。儿童早期爬行活动少,爬行的时间不足,也会导致前庭感觉统合失调。儿童翻身、抬头好,爬得多、好的儿童,在后天的学习能力发展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可能性相对要小;反之,没有爬过的儿童,后天学习困难会相对要多。 5.坐儿童小推车。儿童坐车时就减少了背、抱的机会,也失去了外界刺激的机会,也是造成前庭感觉统合失调的原因之一。
前庭失调的改善
1.旋转类。如:小孩自己原地旋转玩“转飞机”的游戏,玩木马,旋转椅子,或在儿童乐园里玩“疯狂老鼠”“过山洞”等。
2.平衡类。如:走平衡木、平衡板等,爸爸多让孩子骑在脖子上“骑大马”,孩子自己练习走道牙、学习滑旱冰等。
3.跳跃类。如:多在床上跳动、翻滚,垫上运动等,或经常玩“蹦蹦床”。
4.速度感、位置感、距离感的体验。如:让孩子来回跑上下坡;让孩子一只脚着地,一只脚踏上滑行的儿童踏板车等。练习一只脚站立的“金鸡独立”游戏等。
感觉统合失调的概念及其类型 感觉统合失调简单地理解就是,大脑对外界的信息不能正确地进行分析与整合加工,导致机体不能做出正确的、恰当的反应,进而出现一些行为、情绪方面的问题。 儿童前庭感觉的发展与其个体的学习能力的形成与获得极为相关。这些儿童的智商多数在中等以上水平,但表现出种种心理和行为问题和障碍,也有人把感觉统合失调称作学习障碍。好多家长因为孩子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写字特慢与做事拖拉,而经常唠叨孩子,有的家长还经常因此而动手打孩子。这些做法都是不可取的,孩子的特殊表现是有原因的。
前庭感觉统合失调的表现
前庭感觉统合失调是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的表现形式之一。具体表现是:多动不安,走路易摔倒,原地打圈晕眩,上课不专心、爱做小动作,调皮任性,兴奋好动,粘人,自控能力差,情绪不稳定,容易违反课堂纪律,容易与人冲突,爱挑剔,很难与其他人同乐,也很难与别人分享玩具和食物,不能考虑别人的需要。有些孩子还可能出现语言发展迟缓,说话词不达意,语言表达困难等。
前庭感觉统合失调的原因
造成孩子前庭感觉统合失调的主要原因有: 1.母亲怀孕期间胎位不正。胎位不正导致胎儿没有正确的空间、方位感觉,是典型的先天不足。 2.母亲怀孕期间运动不足。导致胎儿在母亲体内所受刺激不足,使得儿童平衡觉与触觉都得不到最初的很好学习。 3.母亲怀孕时羊水过多。导致胎儿没有更多的机会接触胎盘壁,失去许多学习平衡的机会。 4.儿童早期运动不足。儿童早期爬行活动少,爬行的时间不足,也会导致前庭感觉统合失调。儿童翻身、抬头好,爬得多、好的儿童,在后天的学习能力发展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可能性相对要小;反之,没有爬过的儿童,后天学习困难会相对要多。 5.坐儿童小推车。儿童坐车时就减少了背、抱的机会,也失去了外界刺激的机会,也是造成前庭感觉统合失调的原因之一。
前庭失调的改善
1.旋转类。如:小孩自己原地旋转玩“转飞机”的游戏,玩木马,旋转椅子,或在儿童乐园里玩“疯狂老鼠”“过山洞”等。
2.平衡类。如:走平衡木、平衡板等,爸爸多让孩子骑在脖子上“骑大马”,孩子自己练习走道牙、学习滑旱冰等。
3.跳跃类。如:多在床上跳动、翻滚,垫上运动等,或经常玩“蹦蹦床”。
4.速度感、位置感、距离感的体验。如:让孩子来回跑上下坡;让孩子一只脚着地,一只脚踏上滑行的儿童踏板车等。练习一只脚站立的“金鸡独立”游戏等。
前庭感觉不良.会使儿童经常遭遇挫折,丧失信心,更容易养成恐惧、伤心、生气、过度兴奋等感觉.无法有效压抑及协调,使人格和情绪的健全发展受到严重的阻碍。
前庭感觉不良.会使儿童经常遭遇挫折,丧失信心,更容易养成恐惧、伤心、生气、过度兴奋等感觉.无法有效压抑及协调,使人格和情绪的健全发展受到严重的阻碍。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