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女生遭男友ldquo洗脑rdq

这是青音约陪你更好的第天结尾曲:《暗涌》杨丞琳小晨丨作者江川丨主播

大家,还记得包丽吗?

那个在年10月9日服药自杀,随即被宣布“脑死亡”的北大女生。在今年4月11日病情突然恶化,经抢救无效去世。

去年,包丽自杀后,她的母亲透过女儿与其男友牟林翰的聊天记录,发现了“女儿自杀的真相”。

在被公开的部分聊天记录中,牟林翰嫌弃包丽不是处女,觉得自己做了“接盘侠”,并以此为契机,要挟、控制、打压包丽——

要求他们之间以主人和狗相称;

时不时拍裸照作为惩罚,甚至要求她做绝育手术,以此来证明对他的爱。

因此,包丽妈妈认为,自己孩子的死是被逼的,和她的男朋友牟某翰长达一年多的精神控制脱不了干系。

包丽自杀的事件在网上引起了不小的讨论,也让更多人认识到了隐藏在暗处的精神控制/虐待手段。

01

什么是精神虐待?

法国心理学家、被害人学专家玛丽·弗朗斯·伊里戈扬的代表作《冷暴力》中认为,精神虐待关系一般会经历两个阶段:人格腐蚀和公开暴力。

在人格腐蚀阶段(也称洗脑),受虐者在暗中受到扰乱,并渐渐失去自信。

在电影《煤气灯下》中,女主角宝拉是位美丽、单纯的少女,她继承了姑妈的一大笔遗产,男主角安东为了谋取宝拉的遗产,获取了宝拉的信任,并顺利走进了婚姻。

其后他用尽各种方法企图将宝拉送进精神病院,例如:

安东送给宝拉一枚小巧的白色胸针,声称是母亲去世前留给他的,并嘱咐宝拉把它收好。安东还刻意地强调:“你可能会弄丢,你知道的,你经常丢三落四”,让宝拉开始对自己产生怀疑。

但其实安东并没有把胸针放进宝拉的手提包,而是偷偷放置别处,所以当宝拉怎么也找不到胸针以后,就又加深了对自己的怀疑。

再比如:

他故意在晚上藏起来将家里的煤气灯调得忽明忽暗,让宝拉以为自己出现幻觉。

渐渐地,宝拉也认为自己精神“有问题”,加上安东对她的态度越来越冷漠,并且不断指责她,导致她情绪失控,几近疯癫。

在公开暴力阶段,施虐者往往抓住受虐者的某种“缺点”,竭尽所能的对受虐者进行人身攻击、诋毁、侮辱、恐吓。

在安东的“洗脑”之下,家里的所有人都认为宝拉精神有问题,而安东也开始在这个事情上大做文章。

宝拉发现安东与佣人过于亲昵,提醒他这样做会让佣人们瞧不起自己,安东却调转矛头,指责宝拉胡思乱想,生病又妄想。

经由这两个阶段之后,受虐者会失去全部的判断能力,眼看着自己的抗拒能力逐步被侵蚀,最终被迫成为压迫自己的共犯,只能依附于施虐者的想法。

精神虐待是一种间接的暴力,它隐秘性高,在生活中随处可见。

在亲密关系中,精神虐待的手法非常细腻,常常不着痕迹,看在外人眼里就会被解读为两个人之间单纯的冲突或者“打情骂俏”。

比如:

包丽就被牟林翰要求以主人和狗相称呼;在朋友聚会中当众说自己没有吸引力等等。

而在与父母的关系中,他们经常打着“都是为你好”的旗号,让我们被迫顺应他们的需求。

在闺蜜、哥们的聚会中,你总是会被取笑一些小缺点,如果你生气,他们又会反过来说你没有幽默感,开不起玩笑。

处于这些情境中的我们,痛苦、压抑,但是说不清楚自己到底经历了什么,这也正是我们无法轻易察觉关系中精神虐待的原因。

02

精神虐待,

常见的5种沟通套路

在精神虐待中,施虐者一般通过“沟通”逐步掌控另一方,这种沟通一般为单向的,目的不是维系关系,而是为了阻止双方有意义的交流,或是达到某种目的。

在《冷暴力》这本书中,作者总结了包括利用矛盾、离间与征服、展现强势等8种施虐者在关系中常用的沟通方式,今天我们专门挑出了5种在关系中更为常见的沟通方式,以做警示。

拒绝直接沟通

面对直接提问只会躲避,他们以退为进,从不直截了当,他们总是耸肩和叹息,让受虐者忍不住问:我到底是哪里得罪了你,让你这么讨厌我?

在综艺节目《女儿们的恋爱》中,郑爽和前男友张恒的相处就曾引起过很大的讨论。

在郑爽不满意张恒为其挑选的衣服,并全盘否定了自家服装品牌的样衣后,两个人在车里发生了言语上的争执。而当郑爽试图主动搭话和解时,张恒直接回复道——

“跳,不聊了。”

最后直接导致的结果是,郑爽说:“他一给我摆臭脸,我就想哭。”

在节目中,可以很明显的感觉到郑爽被拒绝沟通之后,产生了手足无措、委屈,觉得自己做什么都不好的想法。

言语歪曲

他们习惯性地不用心把话说清楚,以便责怪对方没有认真地倾听;他们还故意含糊其辞,制造混淆,事后则有足够的理由推诿逃避责任,说自己从来没有说过类似的话。

比如:

“你为什么这么对我?”

“你自己不清楚吗?”

“不告诉我,我怎么知道?”

“你自己想想吧。”

撒谎

他们常常不直接撒谎,而是利用暗讽或者是非口头的暗示来制造误会,然后将误会转化为对自己有利的“工具”。

比如:

拐弯抹角地骂人——

“家庭主妇就是有福气,不用为生计担忧。”

“你说什么?我没有为家里做贡献吗?”

“亲爱的,又不是在说你,你敏感了啊!”

又比如:

答非所问,转移焦点——

“你是不是在外面有了女人?”

“你在家里太闲了,疑神疑鬼,我看你是自己心里有鬼。”

讽刺、嘲笑、轻蔑

在两性关系中,他们贬低、讨厌伴侣,看不起伴侣的想法和作为,甚至是否定女性的性别。

比如:

“你能看看自己现在的样子吗?肥胖、不性感,已经不是我喜欢的类型了。”

“不要再吃了,看看你的脸,镜子还能装得下吗?”

否定人格

他们会一再强调对方毫无价值,直到他也相信了这一点。

比如:

“他做什么都做不好,我已经不对他报任何希望,不成器,跟了他,我的这辈子是被毁了。”

“嘁,我倒要看看你能做出点儿什么来,不是我看不起你,你没那个本事。”

“没有我你可怎么活,不会有人理你的。”

03

我们可以做什么?

每个人都可能成为一个精神受虐者,每个人可能在与伴侣或者他人的关系中,或多或少的遭遇了类似的情况,那么,你可以——

在与施虐者的沟通中停止为自己辩解,因为辩解可能会成为他们下一次攻击你的武器;

坚定立场,相信自己的直觉;

坚决行动,不畏冲突,给自己逃离的机会;

不要封闭自己的社交圈,寻求社会系统的支持;

学习提高自尊水平;

寻求专业机构的帮助。

如果你意识到自己或多或少的有一些精神虐待的倾向,并感到内疚,你可以——

与被你伤害的人沟通,获得他人原谅,也原谅自己;

学习修补自恋性格;

寻求专业机构的帮助。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曾说:

“真正的爱是建立在尊重与平等之上,

任何以爱为名的打压与践踏都是爱的谎言。”

愿我们不践踏他人,也不被他人虐待,正视关系中的不合理行为,拥有健康幸福的亲密关系。

“Better更好学院”上新啦~???《21天心脑科学情绪管理深度训练营》你将获得:

21天导师与助教沉浸式指导陪伴

学习+训练+点评答疑的模式,让疗愈更深入

一年之内,可享受一次免费复训的机会

导师一对一线上视频心理咨询4折优惠

情感疏压顾问服务7折优惠

参与导师后续线下心理工作坊6折优惠

↓长按


转载请注明:http://www.cvwkh.com/jcff/107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