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是中老年人最常见的慢性病之一,目前,我国有1亿多糖尿病患者,还有大量的“后备军”,已成为导致全球人口死亡的的第二杀手,它对人体的危害仅次于癌症。糖尿病对人体的危害极大,且目前对于糖尿病尚缺乏根治方法,使得很多人谈“糖”色变。
糖尿病是公认的健康大敌,长期高血糖会损害全身多个器官,导致其功能障碍或衰竭,如心梗(冠心病)、脑卒中、失明、肾功能衰竭等。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糖尿病患者人数最多的国家,总患病人数接近1亿,患病率高达9.7%,因此糖尿病的防治工作已刻不容缓。
美国哈佛大学的一项新研究表明,吃一些生辣椒可以预防2型糖尿病。
在我国湖南、四川、贵州等不少地方·,人们都有吃辣椒的习惯。此次,研究小组以既往无癌症、心脏病、脑卒中病史的30~79岁中国男女约48.7万人为对象进行了前瞻性队列研究。平均历时7.2年的跟踪调查结果表明,即使是少量的辣椒调味,辛辣菜肴的摄入次数和上述疾病风险也呈逆相关,即吃辣次数越多,疾病早亡风险越低。这一点在不饮酒的人身上体现得更明显。此外研究人员还首次发现,与吃干辣椒相比,生辣椒的摄入量多,2型糖尿病患病概率有所下降。
研究人员表示,生辣椒比干辣椒营养更丰富,爱吃辣的人们不妨多吃些生辣椒,不仅可以预防糖尿病,还能减少患多种生活方式病的可能。对于这个结果,我们无法判断其准确性,但是却给糖尿病患者带来了一丝曙光。
辣椒确实是个好东西,功效也很多。中医认为,辣椒味辛、性热,入心、脾二经,有温中、散寒、开胃、消食之功效,可治寒滞腹痛、呕吐、泻痢等。姚可成在《食物本草》中论及本品有消宿食,解结气,开胃口,辟邪恶,杀腥气诸毒等功效。
1辣椒的第一大功效:温中散寒对于脾胃虚寒引起的胃痛、胃胀及消化不良的情况有很好的调理作用。现代研究也发现,辣椒能刺激人体前列腺素E2的释放,有利于促进胃黏膜的再生,维持胃肠细胞功能,防治胃溃疡。
辣椒尤其适用于虚寒证的患者,这类患者一般表现为溃疡反复发作,即使一时治愈到冬天又会复发,平时比较怕冷,到了天冷的时候会出现四肢冰冷,穿的衣服比别人多,不喜欢喝水或喜欢喝热水,进食热的食物比较舒服,多数口淡,容易出现腹泻的情况,舌多淡,脉象无力。
如果是急性胃溃疡或平时表现为容易热气、口渴喜冷饮、大便多容易便秘、口气较重、舌红、脉象有力等胃热盛的人则不宜食用,否则会造成胃出血等并发症;另外,经常吸烟、喝酒的人由于体内有湿热停留,也不适合食用辣椒。
2辣椒的第二大功效:解气很多人心情不好时就喜欢去吃辣,各种麻辣小龙虾、辣火锅,吃完后就感觉很刺激,很爽,仿佛周身郁气都一扫而空。这是有科学依据的,现代研究发现,辣椒能够促进大脑分泌内啡肽,而内啡呔会使人感到轻松和兴奋。现代人生活压力大,经常处于一种紧张和忧郁的状态,这种状态在中医认为是“肝气郁结”,如果肝气郁结得久了,就容易气滞血瘀,积块内生,所以像各种肿瘤、乳腺增生、子宫肌瘤等疾病都与肝气不舒有一定的关系,而辣椒可以解气结,食用辣椒后产生的内啡呔能够缓解这种紧张和忧郁的状态,因此也有报道辣椒可以预防肿瘤。
3吃辛辣食物的个人可能寿命更长!《英国医学杂志》上发表过一篇文章“吃辛辣食物与死亡风险下降有关“。研究发现,每周食用一到两次辛辣食物的人死亡风险比每周食用辛辣食物少于一次的人低百分之十。每周三到五天、甚至六到七天食用辛辣食物者的死亡风险下降14%。
这种关系在男性和女性中相似。但在不饮酒者中更明显。食用辛辣食物不仅与死亡风险总体下降有关,而且尤其与癌症、缺血性心脏病和糖尿病的死亡风险下降有关。
研究人员用在辣椒中发现的生物活性成分来解释这种关系。辣椒包含辣椒素、维生素C和其他营养成分。以前的研究已经发现辣椒素的抗氧化、抗炎以及抗癌和抗肥胖作用。
辣椒虽好,单靠辣椒却不行!
4糖尿病的预防需要注意以下3点:1.树立正确的进食观,采取合理的生活方式。热量过度摄入、营养过剩、肥胖、缺少运动是发病的重要原因。热量摄入适当,低盐、低糖、低脂、高纤维、维生素充足,是最佳的饮食配伍。
2.定期测量血糖,以尽早发现无症状性糖尿病。应该将血糖测定列入中老年常规的体检项目,即使一次正常者,仍要定期测定。凡有糖尿病蛛丝马迹可寻者,如有皮肤感觉异常、性功能减退、视力不佳、多尿、白内障等,更要及时去测定和仔细鉴别,以期尽早诊断,争得早期治疗的可贵时间。
3.糖尿病人很容易并发其他慢性病,患者多因并发症而危及生命。因此,要对糖尿病慢性合并症加强监测,做到早期发现,早期预防,而到了晚期,疗效往往不佳。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常可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使病人能长期过上接近正常人的生活。
5糖尿病的饮食包括以下几点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控制原则大致可包括以下内容:
1、控制总热量:要明白,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控制决不像有些人理解的那样,仅仅是主食控制,而是还包括对副食、特别是肉类、脂肪类等含热量较高的食品的综合控制,使每天摄取的热量保持在适宜的水平,以满意控制血糖和体重。
2、合理安排各种营养成分,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都是必要的营养成分,必须合理分配,避免过食或者偏食,按所提供的热量计算,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提供热量分别应占总热量的55%、25%和20%左右,避免那种粮食越吃越少,而肉类和脂肪越来越多的倾向。
3、少量多餐,对糖尿病患者来说是一种很好的饮食习惯,可使血糖维持在基本正常的水平,餐前血糖不至于太低,餐后血糖也不至于太高。具体来说,应做到“一天不少于3餐,一餐不多于2两”的进食方法,每天进主食超过6两者,宁可多吃几餐,也不要每顿吃得太多。
4、高纤维饮食,这类饮食利于保持餐后血糖不至于太高,而且还有降低体重和通便作用。
5、饮食清淡:“清”是指低脂少油饮食,“淡”是指不甜不咸饮食,具体地说是不吃糖,少吃盐,这对控制体重、血糖、血压、血脂和血黏十分有益。
6、少喝酒,不吸烟,对糖尿病患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给大家看一例糖尿病6年,合并其他病的治疗效果
●●耿某某,男,76岁,6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口干、多饮,每日饮水量及尿量较前明显增加,未引起重视,未诊治。3年前因胸闷、憋气、咳血就诊于“医院”,诊断“右下肢深静脉血栓,肺栓塞”,期间化验空腹血糖高,确诊为:“2型糖尿病”开始给予降糖药物对症治疗,病情及血糖稳定后出院,期间血糖控制良好。
近期因尿频、排尿困难,夜尿增多,双腿肿胀,右下肢较左下肢肿胀明显,乏力,并出现双膝关节、腕关节、多发指间关节疼痛,严重影响运动,为进一步治疗,来我院就诊。
尿频;
排尿困难;
夜尿增多;
双腿肿胀,右下肢较左下肢肿胀明显;
双膝关节、腕关节、多发指间关节疼痛;
随机血糖:7.6mmol/L;
神经传导速度测定:双侧尺神经、胫运动神经传导减慢,左腓总运动神经传导减慢。
2型糖尿病;
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
骨性关节炎
前列腺增生伴钙化
入院后给予降糖、营养神经、消炎止痛、舒筋活血等药物对症治疗,并配合我院独有的营养制剂治疗,医院中医科专家赵飞主任给予开中药、针灸等治疗,由我院中医科会诊给予针灸、中药药泥等继续对症治疗。
治疗8天后:
空腹血糖:5.8-6.6mmol/l;
患者描述:“我自己一直都血糖高,在家一直吃着药呢,血糖还算稳定,刚来的时候晚上上厕所小便的次数很多,一般最少得个4-5次,还很急,有时上厕所来不急上,都能尿裤子,两腿、两胳膊都肿着,关节的部位疼的都伸不直,医院抽血的时候,抽血的人让我神直胳膊,我说我也想神直,怎么都伸不直,我自己硬掰着也不行,两手关节也疼,伸不直,两手发抖的拿东西都拿不住,两腿膝关节疼,走路明显能看出一瘸一拐的,别说上下楼梯了,连走个小坑啥的,腿都疼的受不了,现在血糖控制的很平稳,两手、两腿的肿全消了,走路稍微敢走路了。”
治疗1月后:
患者描述:“来医打针医院中医科专家赵医院中医科针灸理疗啥的,治疗的是真好,今天就出院,要不是家里有事实在没有办法,我才不出院呢,我想治疗的好好的在走,这原来的时候晚上上厕所小便急次数多的,现在上厕所不急了,小便的次数有原来的4-5次的,减少到2-3次了,原来两个胳膊能伸的只能是个锐角的,就不能在伸了,再伸就疼了,现在两胳膊都能伸个大一点的钝角了,为什么这么说呢,我是个人民教师,也不骗人,来时两只手都伸不直,拿东西还发抖,现在能两手能神直了,也能并拢了,两腿走路疼也减轻了,来的时候走路有时弓着腰走,不敢让腿使劲,现在能直起来身子走路了,两腿也敢使劲了,千言万语一个字好,医护呀都好的没法提,太好太好,我打算送个锦旗给医护呢,名字都想好了。”
长按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有治好的吗甘露聚糖肽注射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