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35岁,突发脑出血,他差点一命呜呼。
恰逢张先生35岁生日,家人齐聚一团,开心的为他庆生,结果晚上九点多,张先生突然感觉四肢无力、口齿不清。
本以为只是太累,然而过了一会儿,他却发现自己一侧身体动不了了!
张先医院,此时血压竟达到/mmHg,紧急安排脑部CT,发现脑部右侧内囊出血,出血量约15毫升,确诊是急性脑出血。
为什么年纪轻轻就脑出血?
医生和其家人沟通后,了解到张先生是“三高”人群,但忌讳就医,不体检也不看病吃药,平日极少运动,经常熬夜,还喜欢喝高糖饮料,而这些都是脑出血的导火索。
脑出血又叫脑溢血,是神经外科最常见的难治性疾病之一,特别是本就有心脑血管基础病的患者,平时过度劳累、吸烟酗酒、饮食重口、久坐不动等不良习惯,都可能诱发脑出血。
更为可怕的是,脑出血并不会看年龄,不仅老年人,年轻人也可能被脑出血盯上。
一、脑出血开始缠上年轻人
《美国医学会杂志?神经病学》上的一项研究,通过比较-和-时间段的中风数据,发现44岁以下的中风患者比例,明显增加了41.5%!
导致年轻人脑出血的原因可能是这2个:
遗传因素:像高血压、脑动脉瘤、先天性脑血管畸形等病都具有遗传性,而这些疾病都能成为脑出血诱因。
不良生活习惯:年轻人仗着自己年轻,总是日夜颠倒,饮食上三餐不规律且重口味,久坐不动,精神压力过大而焦虑抑郁,这些不良习惯都会对脑血管造成影响,为脑出血埋下祸根。
二、身体出现5个异样,警惕或是脑出血征兆
很多人认为脑出血是突然发生的,但实际上脑出血发生以前也会有早期信号,如能及时鉴别,可以帮助控制疾病发展。
1、突然感到头晕且站立不稳,甚至因此摔倒,出现低热,胸闷、心悸;
2、突然脑部一侧头痛或逐步发展至整个头部,伴呕吐症状;
3、突然身体一侧无力麻木或行动不便,口角歪斜流涎,说话含糊;
4、突然眼部瞳孔不等大或眼球活动障碍,偏盲;
5、突然精神不济,性格改变,意识短暂丧失。
三、预防脑出血,送您5条“三字经”
如今脑出血的发生率不断提高,特别是在冬夏换季时,脑出血更是高发,那么,在生活中到底该如何预防脑出血呢?
1、控血压
将血压控制好是降低脑出血的重要措施,特别是高血压患者要长期监控血压变化,遵医嘱服用降压药,日常饮食也要低盐、低脂。
2、戒烟酒
香烟和酒精都会收缩血管并加快心率,导致血压升高,增加脑出血风险。越早戒烟戒酒,身体受益越大。
3、防便秘
便秘时用力排便容易升高腹压、颅内压和血压,极易诱发脑出血,平时不妨多吃新鲜果蔬,多喝水,养成规律排便习惯,预防便秘。
4、莫激动
平日要学会调整情绪,切记不要大喜大悲,避免情绪波动太大。
5、勤锻炼
坚持运动除了能够预防肥胖,还能增强血管和心肺功能,促进血流循环,降低脑出血风险。
如今,年轻人脑出血的新闻频频登报,越来越多的年轻群体被脑出血缠上,这和不良的生活习惯脱不开关系。想要拥有健康的身体,无论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都要规律作息,健康饮食,适度运动,从生活的细节做出改变,才能更好的预防脑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