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指南欧洲神经病学联盟周围神经病学会

??

多灶性运动神经病(MMN)是自身免疫性周围神经病,表现为下运动神经元综合征。自年欧洲神经病学联盟(EFNS)和国际周围神经病学会(PNS)首次提出MMN诊治指南后,随着研究的进展,年欧洲和美国的相关专家基于截至年7月的文献更新了该指南,并于年12月发表。现对该指南的主要内容简介如下,按照EFNS的证据级别和建议类别,只有IV级证据且能够达成共识的建议冠以“良好实践要点(GoodPracticePoints)”。

1诊断的良好实践要点

(1)临床上应该符合两条核心标准和所有排除标准(表1)。(2)电生理检查至少发现一条神经存在确诊的或很可能的传导阻滞(表2)。(3)MMN支持标准:①IgM型抗神经节苷脂GM1抗体滴度增高;②脑脊液蛋白增高(通常1g/L);③MRI检查显示臂丛T2加权像高信号伴弥漫性神经肿胀;④经大剂量丙种球蛋白静脉注射治疗后有客观的临床改善。(4)基于上述临床、电生理和支持标准,根据诊断可靠程度分为确诊的MMN和很可能的MMN(表3)。

2辅助检查的良好实践要点

(1)所有患者应进行临床和电生理检查;(2)通常符合临床和电生理标准的患者无需进行其他辅助检查,但一些患者需要考虑进行抗神经节苷脂GM1抗体、臂丛MRI检查和脑脊液检查;(3)需要考虑够发现合并疾病或排除其他可能疾病的辅助检查(尤其是针电极肌电图、甲状腺功能、血清和尿液的异常蛋白、肌酸激酶以及脑脊液的细胞数和蛋白水平;通常无需活检,但活检可以用来排除其他疾病)。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选择辅助检查。

3关于治疗的推荐

(1)当患者的功能障碍严重需要治疗时,首选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按体质量2g/kg,于2-5d内分次注射)(A级推荐);(2)如果最初使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静脉注射治疗有效,在一些患者需要定期重复使用丙种球蛋白静脉注射治疗(C级推荐),维持治疗的频率需要根据治疗反应确定,通常为按体质量1g/kg,每2-4周1个疗程或按体质量2g/kg,每1-2个月1个疗程;(3)不建议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良好实践要点);(4)如果丙种球蛋白静脉注射疗效不充分,需要考虑采用免疫抑制剂,但临床试验尚未发现哪种免疫抑制剂疗效可靠,来自临床试验和病例系列报道的资料存在矛盾(良好实践要点);(5)因环磷酰胺的毒副作用,故不作为首选(良好实践要点)。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年1月第19卷第1期

作者:李海峰刘涛(青医院神经内科)

神经病学俱乐部ub神经病学俱乐部,立足一线临床,服务神经科同行,助力神经病学天天向上







































白癜风晚期能治愈吗
北京普通的治疗白癜风大概需要多少钱



转载请注明:http://www.cvwkh.com/yijk/10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