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诊了一个病人,发现事情不简单

医学界风湿免疫频道

风湿病有多少种表现方式?且看风湿科与神经科的交叉。

来源丨医学界风湿免疫频道

病史简介

患者张某,女,22岁,以“渐进性肢体麻木4个月余”为主诉入住我院神经内科。

现病史:患者入院4个月余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四肢末梢麻木,手掌脚掌为主,无肢体无力,未引起重视,未及时就医。症状渐进性加重,逐渐向四肢近端发展,上肢至腕部,下肢至膝部,伴行走不稳。近1个月出现双手握物不牢,爬楼梯及下蹲起立费力,需搀扶,医院,具体诊治不详,症状无改善,故就诊于我院门诊,拟“肢体麻木”收住入院。发病以来,患者无肌肉萎缩、肌肉疼痛、二便障碍,无视物成双、饮水呛咳。平素患者进食量少,手脚冰冷,睡眠尚可,二便正常,近1个月体重减轻3KG。

入院查体:T:37.4℃P:次/分R:21次/分BP:/mmHg。神志清楚,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细。心肺腹(-),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3mm,对光反射灵敏,双眼球各方向活动正常,双侧鼻唇沟对称,伸舌居中,咽反射存在,颈软,无抵抗,病理征未引出,四肢近端肌力5级,远端肌力4+级,肌张力减退,四肢腱反射消失,双侧肘关节及双膝以下针痛觉减退,双下肢位置觉、运动觉减退,音叉震动觉两侧对称正常,双侧指鼻试验、跟-膝-胫试验正常,闭目难立征阳性,睁眼可纠正。 

入院诊断:肢体麻木原因待查

辅助检查

血常规、粪常规、超敏CRP、糖化血红蛋白、贫血相关检查、肿瘤标志物、Anti-HIV+TP:均正常。

凝血四项+DDi+FDP+AT3:D-D:2.17mg/L,FDP:8.05mg/L,余正常。ESR:81mm/h。生化全套:ALB:25.3g/L,BIB:45.2g/L,A:G:0.56,余正常。

风湿病检测:RF:49.97IU/ml。体液免疫功能:IGM:1.55g/L,IGG:28.60g/L,C3:0.40g/L,C4:0.05g/L,KAP:.00mg/dl,LAM:.30mg/dl。

甲状腺功能:TSH:10.mIU/L,余正常。甲状腺自身抗体、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正常。肾损伤检查:MA:.28mg/L,TRU:14.80mg/dL,IGU:.00mg/dl,A1M:2.37mg/dl,NAG1:36.3U/L,NAG:18.47U/gcr,余正常。

四肢肌电图示:广泛性周围神经病变:感觉、运动神经均见累及。

头颅MRI平扫:颅脑MRI平扫未见明显异常。肺部CT:1、右肺下叶结节,建议随访。2、右肺中叶、左肺上叶慢性炎症性病变。3、双侧腋窝多发肿大淋巴结,请结合临床。

入院后征得患者及家属同意后予以腰椎穿刺术。

脑脊液检查:

测颅压约mmH2O,同步血糖5.2mmol/L。

脑脊液生化:蛋白定量:1.g/L,余正常。

脑脊液常规检查:潘氏试验:阳性,白细胞数:3.0*/L,多个核细胞百分比:33.3%↑,单个核细胞百分比:66.7%。

脑脊液常规检查:总蛋白定量.6mg/L,乳酸脱氢酶4.00U/L,余正常。

脑脊液细胞学检查:正常。

脑脊液TPPA阴性、TRUST阴性。

脑脊液蛋白质监测分析报告:有血脑屏障功能障碍,损伤程度:重度破坏

神经内科据患者症状、体征、肌电图及脑脊液回报,

考虑诊断:慢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病。

治疗上予甲泼尼龙mg(3天)-mg(3天)-mg静滴冲击治疗,同时予以抑酸,保护胃黏膜,预防骨质疏松等治疗后患者四肢麻木无力有改善。

辅助检查:ANA(滴度)+抗ds-DNA抗体+ENA:ANA(荧光1:0):核颗粒、胞浆颗粒型阳性,抗ds-DNA抗体:1.S/CO*,抗SM:阳性,抗RNP/Sm抗体:阳性,抗SSA抗体:阳性,抗R0-52抗体:阳性,抗SSB抗体:阳性,抗JO1抗体:弱阳性,余正常。

ANA回报后经我科会诊后,追问患者有脱发,修正诊断:

系统性红斑狼疮(累及神经系统)

治疗继续予以甲强龙抑制免疫,加用羟氯喹调节免疫,环磷酰胺抑制免疫等治疗。

讨论

慢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病(CIDP)是一种免疫介导的慢性进行性脱髓鞘性感觉运动性周围神经病,属于慢性获得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CADP),是CADP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呈慢性进展或缓解——复发病程,大部分患者对免疫治疗反应良好。

CIDP慢性起病,症状进展在8周以上,但有16%的患者呈亚急性起病,症状进展较快,在4-8周内即达高峰,且对糖皮质激素反应敏感。

CIDP症状局限于周围神经系统,主要表现为:

(1)脑神经异常:不到10%的患者会出现面瘫或眼肌麻痹,支配延髓肌的脑神经偶可累及,可出现构音障碍(9%),吞咽困难(9%)。

(2)肌无力:大部分患者出现肌无力,可累及四肢的近端和远端,但以近端肌无力为突出特点。典型的无力表现为对称性的近端和远端肢体无力,一般由双下肢起病,自远端向近端发展;呼吸肌受累较少见(11%)。

(3)感觉障碍:大部分患者表现为四肢麻木,部分伴疼痛。可有手套、袜套样针刺觉减退,还可有深感觉减退,严重者出现感觉性共济失调。但感觉查体客观的感觉障碍一般不突出。

(4)腱反射异常:腱反射减弱或消失,甚至正常肌力者的腱反射减弱或消失。

(5)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可表现为体位性低血压、括约肌功能障碍及心律失常等。少数患者出现Hornr征、阳痿(4%)、尿失禁(2%)、视盘水肿、视力下降等。

约5%的CIDP患者可同时出现中枢神经系统损害,脱髓鞘性病变可见于大脑和小脑,类似多发性硬化,免疫治疗后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和脑部影像学改变可消失。

根据《中国年慢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病诊疗指南》,CIDP的诊断目前仍为排除性诊断,符合以下条件的可考虑该病:

(1)症状进展超过8周,慢性进展或缓解-复发;

(2)临床表现:不同程度的肢体无力,多数呈对称性,少数为非对称性,近端和远端均可累及,四肢腱反射减低或消失,伴有深、浅感觉异常;

(3)脑脊液:蛋白-细胞分离;

(4)电生理检查:神经传导速度减慢、传导阻滞或异常波形离散;

(5)神经活检:除外其他原因引起的周围神经病;

(6)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

该患者符合其中1-4及第6项,故考虑此诊断。

同时结合补体及ANA、抗ds-DNA抗体、抗Sm抗体回报,符合年国际狼疮组织分类诊断标准,故考虑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累及神经系统)、慢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病。

以周围神经病变为表现的SLE并不少见,然而像表现为CIDP的首发自身免疫性周围神经病变SLE则较为罕见,目前检索国内文献未见报道,检索PUBMED,查到4篇相关文献,均为个案报道。

其中年LUPUS报道一例同类患者使用丙种球蛋白无效,提示SLE出现CIDP可能对丙种球蛋白存在抵抗,需要其他的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联合激素治疗。

另一篇年RhumatolInt报道的SLE出现CIDP使用激素、丙种球蛋白、免疫血浆置换后疗效欠佳,并出现风疹,后调整治疗方案使用利妥昔单抗取得明显疗效,提示利妥昔单抗可能对难治性顽固性SLE出现CIDP有明显疗效。

总结:慢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病病因不明,目前仍为排除性诊断,临床中需考虑自身免疫性疾病首发表现可能,尤其是年轻女性患者,需完善免疫学检查以明确。

参考文献:

1.AbrahamH,KuzhivlyJ,RizviSW.ChronicInflammatoryDmylinatingPolynuropathy(CIDP):AnUn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最好
白癜风怎么快速治疗



转载请注明:http://www.cvwkh.com/yfbf/93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