癫痫治疗效果好不好,关键在于血药浓度的检测。
血药浓度(PlasmaConcentration)系指药物吸收后在血浆内的总浓度,包括与血浆蛋白结合的或在血浆游离的药物,有时也可泛指药物在全血中的浓度。
药物作用的强度与药物在血浆中的浓度成正比,药物在体内的浓度随着时间而变化。
检测血药浓度的临床意义
临床实践中常常发现这样一种现象,同样剂量的药物用于患同种疾病的不同病人,其疗效往往相差很大。有的表现为药到病除,恰到好处;有的疗效一般,病况稍见好转;而有的却疗效不好。其毒副作用表现也不一样,有的几乎无副作用或轻微;有的却严重中毒。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常用量的药物为什么在个人身上会反应不一?这是因为存在着个体差异(年龄、性别、机体状况、遗传、种族等)。例如,用苯妥因钠治疗惊厥和心律失常,其最适治疗剂量在不同的人身上变化很大。用常用量治疗时,其血药浓度变动较大,有的人低到只有2毫克/升,根本无疗效;有的人却高达50毫克/升,病人严重中毒。为了做到合理用药,科学家们做了大量实验,发现这样一个有意义的现象:不同的人,其有效的药物剂量变动很大,但是其安全有效的血药浓度变动却较小。一般不过1倍左右。当血药浓度大于安全有效范围,其毒副作用和表现及其程度在不同病人身上变动也较小。再举苯妥因钠的例子,该药的安全有效血浓度范围在几乎所有病人均为10~20毫克/升。同样当苯妥因钠的血浓度超过安全范围,几乎所有病人都出现中毒反应。当血药浓度为20~30毫克/升时,病人则出现精神异常现象。
抗癫痫药物进入癫痫患者人体的途径有很多种,譬如:口服、肌内注射、静脉注射等等,不论哪种方式,这些进入体内的药物,最终都会被血液吸收,然后再进入脑组织发挥药物治疗作用。
检测血药浓度与治疗的关系
根据血药浓度调整剂量,可充分发挥抗癫痫药的治疗作用,大大提高了癫痫的单药控制率,避免了不合理的联合用药。
监测血药浓度不仅能够及时发现药物过量所致的中毒反应,还能为判断中毒程度、调整用药方案提供科学的依据。
缩短摸索用药剂量的时间,为患者制定更加合理有效的给药方案。
通过监测血药浓度为特殊患者(譬如婴幼儿、孕产妇、老年人和肝肾功能不全者)制订符合其自身特点的给药方案。
不遵循医嘱服药是药物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医生可以通过血药浓度这一客观数值了解患者的依从性。
大家都在看
《走近医师》专访癫痫名医哈岩主任
看癫痫,就这么简单
高考在即,焦虑爆棚,送你解压秘籍!
癫痫康复中心|百万患者福音
长按识别有什么方法治疗白癜风北京儿童医院白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