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因周围神经病变与外周血管疾病合并过高的机械压力,可引起足部软组织及骨关节系统的破坏与畸形形成,进而引发一系列足部问题,从轻度的神经症状到严重的溃疡、感染、血管疾病、Charcot关节病和神经病变性骨折。如果积极治疗不能充分解决下肢出现的症状和并发症,则会造成灾难性的后果。因此,在糖尿病患者中开展足部问题的早期预防和治疗将有重要的意义。
糖尿病足是指由糖尿病引发的与下肢远端神经异常和不同程度的周围血管病变相关的足部感染、溃疡或深层组织破坏。糖尿病足已成为严重威胁糖尿病患者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全球公共卫生问题。据统计,在所有需要截肢的患者中,糖尿病足居于首位原因。有效的预防措施可使50%的糖尿病患者不发生足溃疡或截肢,而预防的关键是早期识别糖尿病足的高发人群,以便加强其足部护理。
日常护理(1)每天检查自己的足部,检查内容包括各种损伤、擦伤、水疱、皮肤状况、温度、颜色、趾甲异常、感染等。(2)每晚用温水或中性皂洗脚,水温不超过37℃,可用手背或肘部试测水温,对温度不太敏感者,请家人帮忙,最好家中备水温计1支。洗脚时间不宜超过10分钟,洗完后用吸水性强的浅色毛巾擦干,特别是足趾间,一定要擦干。(3)皮肤干燥时,涂抹护肤油(趾间除外),并按摩至充分吸收。(4)学会正确修剪趾甲,并用锉刀磨平边缘,避免剪得过短。若视力欠佳,可由家人代劳;若有真菌感染,应积极治疗。(5)寒冷季节,不要使用热水袋、取暖器及电热毯等,以免烫伤皮肤。
适当的运动和按摩适当运动可促进足部血液循环,改善神经功能。糖尿病患者每天做小腿和足部运动30~60分钟,如甩腿、提脚跟和脚尖、下蹲等。睡前及晨起时,平卧交替抬高双下肢约20度,每天2~3次,每次10~20分钟,可循序渐进,以促进下肢血液循环。研究表明,足穴按摩对改善肢端麻木感、疼痛感、冷感、感觉减退有一定作用,采用全足按摩结合重点加强的方法,重点推拿足部垂体、肾、肾上腺、胰腺、胃、十二指肠、脾等反射区和涌泉穴,以及三阴交、太冲、足三里、承山等穴位,按摩力度柔和、平稳,以患者微感疼痛但能耐受为宜,每日1次,每次20分钟,可降低糖尿病足发生的风险。
避免外伤由于糖尿病患者多合并周围神经病变,从而导致感觉缺失,足部易受到外部损伤。因此,必须注意生活细节,避免外源性的伤害。平时不要赤足走路,每次穿鞋前要检查鞋里面是否有小沙砾、异物等。一旦脚部有损伤,应立即就诊。
选择合适的鞋袜糖尿病患者足部受伤的原因多为鞋子不适造成。鞋子应选择鞋面透气性好、底较厚、内部有足够空间且较柔软为宜,能使足底压力分布更合理;袜子应选择透气性较好、袜口较宽松的浅色纯棉袜子为宜,注意每天更换。另外,有预防糖尿病足的鞋垫可供选择,如新兴的矫形鞋垫、脚足跟垫、凝胶跖骨垫、锤状趾垫等。
戒烟戒酒烟碱可以刺激肾上腺髓质分泌,诱使血糖升高,而乙醇可以加快降糖药的代谢,使其半衰期明显缩短,影响药物的疗效。所有糖尿病足患者一定要注意戒烟戒酒。
饮食治疗是治疗糖尿病的基础,进行饮食调整对于糖尿病足患者也有极大的意义。专家建议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血糖、体力活动等个体情况给予患者低糖、高蛋白、丰富维生素和适量脂肪的饮食,同时患者要忌食辛辣和油腻食品。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