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
欧洲杯正如火如荼
作为一个伪球迷
看比赛的时候,经常苦恼:
“外国人怎么都长一样?
到底是哪个犯规了?”
猝不及防的提问!
下面三个外国人分别是谁?
回答:
分别是
安南、曼德拉、摩根?弗里曼
我承认这个有难度,
换几个简单点的~
但可能对于一些人来说,
同根同种的同胞,
他们依然认不清,比如:
「白百何和王珞丹分别是谁?」
「董璇和佟丽娅分别是谁?」
「李小璐和周迅分别是谁?」
一脸蒙圈?
除了她们确实长的相像之外
可能还有一个原因
你有“脸盲症”
……
来源微博
蚊子动漫脸盲到亲妈都认错
▽
武汉晚报记者武叶就遇到过。前段日子,一名熟识的读者找她“你听说过脸盲症没有,哪里能治这个病?”
据他讲叙,读中学的时候,就发现自己认人认不清楚。走在大街上,他好几次把别的妇女认成了自己的妈妈,还上去打了招呼。其后的尴尬,可想而知。
“这么多年,我一直掩饰自己的这个缺点。我总是冷冷的,几乎不主动跟人打招呼。”他说。这一点倒是实情。
记者认识他已久,也注意到他待人接物时的“傲慢色彩”——他要么是一副若有所思的表情,要么是两眼常望青天,要么是眼神中空洞无物。一位朋友曾向记者“投诉”过他:“我们已经见了好几面了。你再次跟他打招呼,他好像不认识你一样,表情很茫然……”
一个连自己妈妈都认不清楚的人,真是一个苦孩子。“前天,我又遇到一个尴尬事。”他接着讲:
我进电梯,里面站着一个人,我看了她一眼,就把脑壳转开了。这个人,我压根不认识。可突然间,她喊我:叔叔,你怎么也在这里呀?听说她的声调,我觉得耳熟,但还是没有想起来她是谁。
我只好冲她笑笑。她接着说:你过年带给我家里的水果,我爸爸妈妈说很好吃。我脑子的电路接上了,我知道她是谁了。但我要掩饰自己“恍然大悟”的样子,装着平淡地扯了其他的“也是”,然后就分开了。
我在网络上检索过一种病,叫脸盲症,跟我的情形很像。我一直也不愿意承认。可电梯里这个孩子,是她打小我就认识的,到现在已经二十年了。我想,我是真的有病。
秘密来自二战?
▽
记者加入了一个医生群,里面有武汉、南京、北京、海南乃至在美国生活的两百多名医生。记者在群里询问关于脸盲症的事情,没有一个人表示自己接诊过这类病人。倒是一位在美国搞医学统计的人,幽默地发来了英文版的维基百科。
随后记医院的神经外科,也没有医生接诊过这类病人。
可在网络上,关于脸盲的信息,可真不少。比较有影响的一篇来自微软亚洲研究院的文章。这篇文章里,是这样解释脸盲症的秘密的。
面盲症正式发现,只有几十年,而且还诞生在很不寻常的地方。在枪林弹雨的二战前线,一发弹片击穿了一位德国中尉的脑部,弹片取出之后,他不但活了下来,而且一切正常,除了一样:所有人的脸对他来说都消失了意义,无法辨别,甚至包括他自己的脸。
当主治大夫JoachimBodamer让他的妻子穿上护士装和其他四个护士站在一起,他找不到她,他看到的只是五个护士。他的视觉完全正常:这是鼻子,那是眼,合起来就是一张“脸”,但是这张脸属于谁,他就搞不清楚了。
这是一种脑部神经病
▽
疑问只到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才得到解答。“脸盲症”正式的说法是“面部辨识能力缺乏”,全世界约有2.5%的人群患有不同程度的脸盲症,以中国人口14亿计算,我国大约有万的脸盲症,为数不少。
对大脑进行扫描,发现病人在视觉上没有发生任何问题,但在认知人脸上起到基础功能的脑的一部分受到损伤。脸盲症在表现上大体可以分为两类:
一种是统觉性脸盲,简言之就是看不出两张脸有啥不一样,但他们对着装、发型、嗓音保有敏感,可以通过其他特征认出熟人。
另一种是组合性脸盲,他们能看出两张脸不一样,但就是叫不出名字,也想不起什么时候见过。
对正常人来说,大脑的人脸识别功能非常强大,但对于上述两种脸盲症患者来说就是天大的难题——统觉性脸盲症患者往往枕叶或颞上沟受到了损伤,以致对人脸的差别“视而不见”;组合性脸盲症患者则常常是梭状回受到损伤,无法将看到的五官组合起来,也无法调动回忆。
除了脑损伤,还有2.5%的患者是先天性的大脑发育异常,而且呈现出家族聚集性,目前尚未定位具体的基因位点,但推测这是一种常染色体遗传。
缓解有方、治疗无方
▽
可惜的是,目前医学界还无法治疗如此精细的大脑器质性损伤。医院精神医学科主任胡一文给出了脸盲症缓解良方:训练患者更多地分析嗓音、观察肢体,尽量用其他特征代替人脸。
比如,训练出良好的听觉,从声音的音调、音色、响度来判别一个人。另外,还可以转移性记忆,可以记住对方的一些小特征,比如脸上有没有特别的痣,还可以通过发型或者走路时的动作来区分。
“信息深加工的方式也可以帮患者记住别人的‘脸’。”胡一文举了个学英文单词的例子。他说在学习单词表时你不应当只关心单词本身,甚至还要考虑单词的发音。记得最牢的是那些意义与自己期望相符的词。
涉及到面部记忆时,也可以用这一方法,把一个人的名字和其面部形成联想。用名字给自己提示,然后再将该提示对号入座到这个人的外貌。
重度脸盲症该怎么办?
▽
想象一下自己生活在一个全是陌生人的世界,身边的朋友、同事都不认识,孤单、没有安全感、恐惧等感觉会让人窒息。
向记者报料脸盲症的读者,干工作并没有任何偏差,也没有任何一个同事知道他内心中的煎熬和秘密。
或许,他已经找到包容自己缺憾的处世之道:他有时也一改傲慢,给任何人都是那么“发自内心”的微笑,从不主动骚扰别人,静静地做自己的事情。
有心理学家对这种病的建议就是:
既然没有找到治愈的途径,最好的办法就是接纳自己。
你有脸盲症吗?
你也是一名孤独的“受害者”吗?
来,说出你的秘密,
右下角“写留言”
一定会找到组织!
▼
来源:武汉晚报·现代健康报
采写:武汉晚报记者谢东星武叶王恺凝
(图片来自网络,请作者与我们联系)
出品
武汉晚报新媒体
编辑
余乐版式
胡肖
商业洽谈
(杜鹃)
北京治疗白癜风医院哪里好北京治疗白癜风的价格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