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蜜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白露节气养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诗经》

白露是九月的头一个节气。露是由于温度降低,水汽在地面或近地物体上凝结而成的水珠。所以,白露实际上是表征天气已经转凉。这时,人们就会明显地感觉到炎热的夏天已过,而凉爽的秋天已经到来了。因为白天的温度虽然仍达三十几度,可是夜晚之后,就下降到二十几度,两者之间的温度差达十多度。

阳气是在夏至达到顶点,物极必反,阴气也在此时兴起。到了白露,阴气逐渐加重,清晨的露水随之日益加厚,凝结成一层白白的水滴,所以就称之为白露。

俗语云:“处暑十八盆,白露勿露身。”这两句话的意思是说,处暑仍热,每天须用一盆水洗澡,过了十八天,到了白露,就不要赤膊了,以免着凉。还有句俗话:“白露白迷迷,秋分稻秀齐。”意思是说,白露前后若有露,则晚稻将有好收成。

今年白露时间:年9月7日12:51:02

白露三候

  鸿雁来:白露节气“鸿雁来”,按古人说法,鸿大雁小,是不同的两种。鸿雁二月北飞,八月南飞。

  玄鸟归:后五日“玄鸟归”,玄鸟就是燕子,燕子是春分而来,秋分而去,它是北方之鸟,南飞带来生机,玄鸟空巢语,飞花入户香,燕昵呼唤燕好,燕舞莺啼,生机勃勃。如今北飞为归,红花半落燕归去,秋风萧瑟,要白露满山叶飞坠了。

  群鸟养羞:再五日“群鸟养羞”,这个“羞”同“馐”,是美食。“玄武藏木荫,丹鸟还养羞”,养羞是指诸鸟感知到肃杀之气,纷纷储食以备冬,如藏珍馔。

此时节应注意1白露以后,气温日趋下降,昼夜温差逐渐增大,天气时冷时热,“秋八月,乱穿衣”的现象非常突出。春捂秋冻是一条经典的养生保健要诀。讲究秋冻的原因是,秋冬之后,天气变凉,人的毛孔要闭合起来防着凉,如果过早就把厚衣服穿上了,毛孔就会因为受热而开放,突然降温带来的寒气就容易透过毛孔伤人。2我国很早以前就有“薄衣御寒”养生法,明确指出“薄衣之法,当从秋习之”。也就是说秋天不要太快地添加衣服。这样,就避免了多穿衣服产生的身热汗出、汗液蒸发、阴津伤耗、阳气外泄,顺应了秋天阴精内蓄、阳气内守的养生需要。所以秋冻要冻得合理、冻得适时、冻得健康。3秋冻要有度《黄帝内经》指出:“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又说“从之则苛疾不起,逆之则灾害生”。古人并不笼统地主张天热了还要“捂”,天冷了还要“冻”。俗话说“一场秋雨一场寒”,当天气骤然变冷时,适当添加衣物还是必要的;否则,不但不能预防疾病,反而会招灾惹病。4白露时节已经是典型的秋季气候了,不少人在这个时候会因饮食不当或外感风寒,而造成急性腹泻。由于这种腹泻常常伴随着发烧、水泻(每日大便次数超过2次)、进食减少、体力下降、浑身没劲及感冒等症状,因此几天下来,人便会消瘦不少。由于这种腹泻的发病原因是中焦受寒,即脾胃受寒引起的,因此预防和治疗首先应避免脾胃受寒凉侵袭。5白露之后昼夜温差加大,如果这时候贪食寒凉,易使脾胃机能失常。加之立秋后,人的脾胃功能尚未从夏季的虚冷状态转变过来。此时若贪食生冷、瓜果,则会使脾胃受损而发生腹痛腹泻。6除了凉性的瓜果,苹果也不宜多吃。中医认为,苹果味酸、甘,性凉。食用得当,不仅可以生津、止渴、润肺,还能中和喝烧酒或黄酒以后的热毒。少吃一些苹果,可以止泻,但吃多了或体弱,就有导致腹泻的可能。7防治脾胃受寒,最为重要的就是腹部的保暖了。白露季节有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不要穿过于暴露的衣服,露背装、露脐装都已不合时宜了。特别是老年人,应随外界气温冷暖及时增减衣服,衣服宜选用轻柔、松软、保暖性强的材料。还要注意夜晚保暖,不盖被子或被子过薄,也会引起腹泻。8通常来说,急性腹泻多属于自限性疾病。也就是说,急性腹泻在发生发展到一定程度后能自动停止,并逐渐恢复痊愈。所以,对于急性腹泻患者来说,一般拉两天肚子,把肠道里的一些寒气排空后,身体就会自行康复。但在此期间,应注意补水。可在米汤中加入少量盐分,或在开水中加入少量的盐和一汤匙白砂糖,以补充津液的损耗。若腹泻不见好转,甚至加重,出现频繁呕吐、休克或伴有其他严重并发症,医院就诊。白露习俗1太湖:祭禹王

民间有在白露时节祭祀禹王的习俗,又称为拜祭“水路菩萨”。相传禹王是治水英雄大禹,民间称他为“水路菩萨”或“河神”。

2北京:斗蛐蛐

过去,老北京喜欢在白露、秋分、寒露这三个节气斗蛐蛐儿,“勇战三秋”,就指的是这三个节气。明朝宣德皇帝也爱斗蛐蛐儿,致使一条好蛐蛐儿价至数十金。

3南京:饮“白露茶”

民间有“春茶苦,夏茶涩,要喝茶,秋白露”的说法。白露时节的茶树经过夏季的酷热,正是生长的最佳时期。白露茶既不像春茶那样鲜嫩、不经泡,也不像夏茶那样干涩味苦,而是有一种独特甘醇清香味,尤受老茶客喜爱。

4福州:吃龙眼

福州有个传统叫作“白露必吃龙眼”,意为在白露这一天吃龙眼有大补身体的奇效,因为龙眼有益气补脾、养血安神、润肤美容等多种功效。

5郴州:喝米酒

在苏浙一带,每年白露,家家还会酿米酒,用以待客。白露酒用糯米、高粱等五谷酿成,略带甜味,故称“白露米酒”。

6温州:采“十样白”

  浙江温州的苍南、平阳等地民间,人们于此日采集“十样白”(也有“三样白”的说法),以煨乌骨白毛鸡(或鸭子),据说食后可滋补身体。这“十样白”乃是十种带“白”字的草药,如白木槿、白毛苦等等,与“白露”字面上相应。

7苏州:食鳗鱼

  自白露这个节气起,老苏州会吃些石榴、白果、梨等,养阴润肺;还会吃些鳗鱼(鳗鲡),因为鳗鱼这时最为肥美,当地有“白露鳗鲡霜降蟹”之说。

白露养生之穿衣篇:秋冻

  我国很早以前就有“薄衣御寒”养生法,明确指出“薄衣之法,当从秋习之”。也就是说,秋天不要太快的添加衣服。

  因为秋冬之后,天气变凉,人的毛孔要闭起来预防着凉,如果过早就把厚衣服穿上了,毛孔就会因为受热而开放,突然降温带来的寒气就容易透过毛孔伤人。

需要注意的是:1

头、脚、肚脐等身体部位应排除在秋冻之外。

寒从脚上生,头部和肚脐也是容易受寒的地方,所以这些部位要注意保暖。

2“秋冻”要有度。《黄帝内经》指出:“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当天气骤然变冷时,适当添加衣物还是必要的;否则,不但不能预防疾病,反而会招灾惹病。3温度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考量指标。气温常常都在10℃左右时,应该及时添加衣服和棉被,否则,健康人极容易患上感冒,而支气管炎、哮喘等慢性病患者,也容易诱发或加重病情。白露养生之水果篇:防秋燥

  白露为典型的秋季气候,而秋季气候的特点是干燥,人体在秋天很容易患“秋燥”,症状表现为嗓子发干,皮肤干燥,咽喉肿痛,干咳无痰等。

  而预防秋燥最简单实用的方法就是食疗。

  除了多喝水以外,多吃以下6种水果,可以让你远离秋燥,水润过秋。

1秋梨

中医认为,梨有生津止渴、止咳化痰、清热降火、养血生肌、润肺去燥等功能,秋梨中丰富的水分正是肌肤所需。

2苹果

苹果富含果胶、纤维素、维生素C等多种营养素,它还有非常好的降脂作用。

3柑橘

柑橘性温、味甘,有开胃理气、止渴润肺的功效,但一次不要食用过多,以免上火。

4葡萄

葡萄被人们视为珍果,被誉为世界四大水果之首,是果中佳品,既可鲜食又可加工成各种产品,全身都是宝。

5大石榴

津液不足、咽干、烦渴不休的人,可以把石榴作为食疗佳品。可将石榴捣成汁,或者煎汤饮,可以清热解毒、润肺止咳、杀虫止痢。

6柚子

柚子不但营养价值高,而且还具有健胃、润肺、补血、清肠、利便等功效,此外,还可以降低血液的黏滞度,对脑血管疾病,有较好的预防作用。

白露养生之食物篇:功效食谱2莲子百合煲

[配料]莲子、百合各30克,精瘦肉克。

[做法]莲子、百合清水浸泡30分钟,精瘦肉用水焯一下捞出。锅内重新放入清水,将莲子、百合、精瘦肉一同入锅,加水煲熟(可适当放些精盐、味精调味)。

[功效]清润肺燥,止咳消炎。

2柚子鸡

[配料]柚子一个,公鸡一只,精盐适量。

[做法]公鸡去毛、内脏洗静,柚子去皮留肉。将柚子放入鸡腹内,再放入气锅中,上锅蒸熟,出锅时加入精盐调味即可。

[功效]补肺益气,化痰止咳。

3银杏鸡丁

[配料]银杏(白果)克,无骨嫩鸡肉克,蛋清2个,高汤、白砂糖、绍酒、淀粉、味精、香油、食盐、油、葱各适量。

[做法]白果去壳,在油锅内煸炒至六成熟,捞出剥去薄衣待用。鸡肉切成1厘米见方的小丁,放在碗内加入蛋清、食盐、淀粉搅拌均匀。炒锅烧热放油(量要多些),待油烧至六成熟时,将鸡丁下锅用勺划散,放入白果继续翻炒,至熟后连油一同倒入漏勺内沥去油。再往锅内倒入少量油,将葱段煸炒,随即烹入绍酒、高汤、食盐、味精,把加工过的白果鸡丁倒入锅内翻炒,用湿淀粉勾薄芡,出锅前淋入香油,搅拌均匀起锅装盘即成。

[功效]补气养血,平喘止带。

4香酥山药

[配料]鲜山药克,白糖克,豆粉克,植物油克(实耗克),醋、味精、淀粉、香油各适量。

[做法]山药上锅蒸熟,去皮后,切成1寸长段,再一剖两片,用刀拍扁。锅烧热倒入油,烧至七成热时,投入山药,炸至发黄时捞出待用。另烧热锅,放入炸好的山药,加糖和水两勺,文火烧5、6分钟后,即转武火,加醋、味精,淀粉勾芡,淋上香油起锅装盘即成。

[功效]健脾胃,补肺肾。

白露养生之按摩/艾灸篇:补肾1泡脚搓耳

坚持晚上泡脚,用温热的水泡,水要没过脚腕,时间在15到30分钟,泡到身体微微发热最好。

泡脚的同时把耳朵和腰部搓热,肾开窍于耳,而且耳朵有密集的反射区,联系着全身每一个器官,所以常搓揉耳朵是一种很好的养生方法。

按摩耳朵的方法:双手掌轻握双耳廓,前后揉搓49次,使耳廓皮肤略有潮红,局部稍有烘热感为度,每日早、晚各一次。搓后顿有神志。

2按摩涌泉穴

坐在床上,脚心相对,按摩两脚心涌泉穴。

涌泉穴:位于足前部凹陷处第2、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三分之一处。

该穴是肾经的起始穴,这样可以连通肾经,然后双手握住小腿肚的肌肉,稍用力向外翻,让双手尽可能大面积地握住小腿肚肌肉,向外上方边翻边按摩,反复操作就把整个小腿肚的肌肉从上翻到下,从下翻到上,直至小腿发热为止。

3艾灸

  白露时节,还要多灸肝俞和其它木穴。加上冬季预防阳虚,可灸肾俞、关元穴、神阙穴、足三里。

肝俞穴:在背部,当第9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此穴可以疏肝利胆、降火、退热、益肝明目,有散发肝脏之热的功效。

木穴:在掌面食指之内侧。此穴具有清利头目,开窍疏肝的作用。

肾俞穴:在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此穴可以增加肾脏的血流量,改善肾功能。

关元穴:在脐下三寸处。此穴具有培元固本、补益下焦的功效。

神阙穴:即肚脐。此穴是人体生命最隐秘最关键的要害穴窍,是人体的长寿大穴。

足三里: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此穴是一个能防治多种疾病、强身健体的重要穴位。

周霞主任简介

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周霞: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副教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康复医学科神经康复学组负责人,主攻中风病、眩晕病、神经系统损伤等脑病的中西医结合诊疗及康复。曾作为主要负责人承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十二五重点专科“脑病科”建设工作,在中风病的预防、治疗及康复方面走在全国前列。眩晕病方面,已形成耳石症、慢性主观性眩晕、平衡障碍、偏头痛相关性眩晕等中枢及周围性眩晕中西医结合诊疗技术,达全国先进水平。

学术成就——主要社会兼职:

世界中医联合会内科分会理事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眩晕病专业委员会、神经内科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华中医药学会脑病专业委员会委员

医院学会眩晕病专业委员会委员

山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内科专业委员会委员

山东省中医药学会脑病专业委员会委员

山东省中医药学会理事

山东省青年联合会委员

出版著作:主编出版著作4部,参编出版著作4部,其中《中西医结合中风病康复评定与治疗》评定与治疗紧密结合,开当代脑病流派先河。《中风病康复治疗学》为项目成果,《颜德馨论方药》为国医大师颜德馨经验丛书之一。国际国内核心杂志发表论著30余篇。

特色技术

1. 中西医结合中风病的诊疗、预防及康复,擅长运用心理学技术调动患者康复积极性,对中风偏瘫、肩痛、肢体肿胀、痉挛、麻木等疑难问题解决有独到技术并获得国家发明专利3项。

2. 擅长运用“浮针扫散颈夹脊穴并手法复位”治疗眩晕,针对各型眩晕形成“针灸+中药+复位+康复训练+五官超短波”综合治疗体系,临床有效率95%以上,60%眩晕达到治愈。

门诊时间及地点

门诊时间:周二全天

门诊地点:山东省济南市经一路85号(济南火车站附近、济南邮政大厦对面)山东中医院西院区一楼康复科

BY







































哪里能治愈白癜风
北京治疗白癜风得花多少钱



转载请注明:http://www.cvwkh.com/yfbf/55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