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药渡
撰文:书本滑
{前言}
疼痛的定义是一种实际或与潜在组织相关的、不愉快的感觉和情绪体验,疼痛是五大生命体征之一。但是疼痛尚无统一的划分标准,可根据持续时间与性质、病理学特征、程度、部位等进行疼痛的分类。
依据作用机制,现有的镇痛药物主要有阿片类、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局部麻醉剂以及其他(如辣椒碱等)四大类。阿片类药物是中重度疼痛的主流药物,通过与大脑和脊髓中的阿片受体结合,减少疼痛信号的传递和感知。非甾体类抗炎药,其镇痛机制主要是抑制炎症过程中产生的环氧合酶(COX)的作用来抑制疼痛,主要应用于炎症疼痛,如关节炎。局麻药可阻止神经冲动传导,多用于急性疼痛。
但是,阿片作为最有效的镇痛药物,在镇痛领域最常用的药物,其存在成瘾性以及严重的副作用(便秘、呕吐等)。在美国,阿片的滥用造成的死亡一直居高不下,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因此寻求开发新型非阿片镇痛药物,成为该领域最迫切的临床需求。但是因为疼痛的机制不明确,给开发新药带来挑战,可以说镇痛领域是最缺乏新分子实体的细分治疗领域之一,另外镇痛药物的长效也是临床的重要需求,所以基于现有的API,利用制剂技术平台开发长效的非阿片类镇痛改良型药物是研发的方向之一。
FDA至今已按b(2)路径批准多款非阿片类长效改良型新药,显示该方向正逐渐被药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