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红英简历
康复专科护士,主管护师,康复科护士长
学习工作经历
年7月专科毕业于白求恩医科大学附设卫生学校
年7月本科毕业于吉林大学
年7月~年3月于吉大一院从事护理工作
年3月~4医院骨科进修骨科护理
年3月至今于吉大一院康复科从事护士长工作
专业特长
擅长脑卒中、颅脑损伤、脊髓损伤及骨科疾病的康复护理
主要研究方向及成果
主要研究方向为吞咽障碍、失禁护理、体位护理、神经源性膀胱及骨折术后护理。累计发表论文17篇,其中核心期刊论文15篇,参编专著2部,承担省级继续教育3项,校级继续教育2项。
学术兼职
中国康复医学会第五届康复护理委员会委员
吉林省护理学会第一届社区护理分会常委
吉林省护理学会第一届康复护理分会副主委
“十三五”规划全国残联系统康复治疗技术培训班康复护理讲师
什么是膀胱功能训练技术一膀胱功能训练技术是针对神经系统损伤或疾病导致神经功能异常而引起膀胱的储存和排空机制发生障碍的恢复性康复治疗措施。治疗效果取决于对患者处理策略是否正确,患者参与程度和持之以恒是成功的关键。主要包括排尿习惯训练、反射性排尿训练、代偿性排尿训练、肛门牵张排尿及盆底肌训练。主要目的是促进膀胱排空,避免感染,保护肾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适应范围
二适用于神经功能异常合并膀胱控制障碍患者,包括脊髓损伤、脑卒中、脑外伤、周围神经损伤、糖尿病等患者。患者能够主动配合,手功能良好时可以独立完成,或由陪护者进行,以维持和改善排尿功能。
禁忌症
三1.神志不清,或无法配合治疗。
2.膀胱或尿路感染。
3.严重前列腺肥大或肿瘤。
4.患者存在以下情况,禁忌进行反射性排尿训练:①逼尿肌收缩不良;②引发非协调排尿,膀胱内压力长时间﹥40cmH2O;③膀胱-输尿管反流;④膀胱容量过小,复发性尿路感染持续存在。
5.患者存在以下情况,禁忌将进行代偿性排尿训练:①膀胱输尿管-肾反流;②颅内高压;③尿道异常;④有心律失常或心功能不全不适合屏气动作者。
操作准备
四1.准备安静、私密的环境,消除患者焦虑,紧张的情绪。
2.评估有无影响排尿的因素,如心理因素、排尿习惯、中枢神经系统性疾病、泌尿系结石和肿瘤、外科手术、外科检查及使用影响排尿的药物。
3.评估患者的排尿活动,膀胱功能和分型,制定具体训练计划。
4.根据训练计划,准备相应的用物。
操作流程五核对有效医嘱→评估、解释→确定训练方法→告知患者取得配合→环境准备和物品准备→实施训练→安置病人→观察及记录
操作要点
六1.排尿习惯训练
(1)详细记录患者3d的排尿的情况,以确定患者的排尿模式。
(2)根据患者排尿模式和日常习惯,确立排尿的间隔时间表。
(3)排尿时间不少于2h,在预订时间协助并提示患者排尿。
(4)结合患者具体情况采取适当的方式诱导排尿
①利用条件反射诱导排尿:能离床的患者,协助患到洗手间,坐在坐厕上,打开水龙头让患者听流水声。对需卧床的患者,放置便器,用热毛巾外敷膀胱区或用温水冲洗会阴,边冲洗边按摩患者膀胱膨隆处。
②开塞露塞肛诱导排尿:采用开塞露塞肛,促使逼尿肌收缩,内括约肌松弛而导致排尿。
2.排尿意识训练(意念训练)
适用于留置尿管的患者。每次放尿前5min,患者卧于床上,指导其全身放松,想象自己在一个安静、宽敞环境的卫生间,听到哗哗水声,准备排尿,并试图自己排尿,然后由陪同人员缓缓放尿。想象过程中,强调患者运用全部感觉。开始时可由护士指导,当患者掌握正确方法后由患者自己训练,护士督导,询问情况。
3.反射性排尿训练
导尿前30min,通过寻找扳机点,如以手腕的力量,指腹轻轻叩击耻骨上区或大腿上1/3内侧,每分钟50~次,每次叩击2~3min。或牵拉阴毛,挤压阴蒂、阴茎或用手刺激肛门诱发膀胱反射性收缩,产生排尿。
4.代偿性排尿训练
(1)Crede按压法:用拳头脐下3cm深按压,并向耻骨方向滚动,动作缓慢柔和,同时嘱患者增加腹压帮助尿排出。
(2)Valsalva屏气法:患者取坐位,身体前倾屏气呼吸,增加腹压,向下用力做排便动作帮助尿液排出。
5.盆底肌训练
(1)确定患者尿失禁类型及配合程度。
(2)告知患者及家属盆底肌训练目的及方法,指导患者配合。
(3)患者在不收缩下肢、腹部及臀部肌肉的情况下自主收缩盆底肌肉(会阴及肛门括约肌)每次收缩维持5~10s,重复做10~20次,每日3组。
(4)在指导患者呼吸训练时,嘱患者吸气时可收缩肛门,维持5~10s,呼气时放松;指导患者在桥式运动下做收缩肛门的动作。
(5)患者坐在椅子上,由后向前缓慢地把肛门、阴道、尿道等盆底肌收缩上提,感觉想阻止肛门排气,从1数到10,然后缓慢放松。
(6)患者可以坐在马桶上,两腿分开,开始排尿,中途有意识地收缩盆底肌肉,使尿流中断,如此反复排尿、止尿,重复多次,使盆底肌得到锻炼。
图文来源:刘红英
图文编辑:段好阳徐国兴
图文校审:李贞兰
版权归属:吉大一院康复科
刘红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