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做好夏季高温期间预防职业性急性中毒事

宝应县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文件

宝安办〔〕39号

关于做好夏季高温期间

预防职业性急性中毒事故的通知

各镇人民政府,县经济开发区,县各有关部门:

当前正值暑期,也是急性中毒的高发季节,为了加强职业病防治工作,防止发生职业性急性中毒事故,确保劳动者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工作目标

突出重点,加强监管,落实职业病防治各项措施,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止发生职业性急性中毒事故,保护劳动者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二、工作范围

对工作场所中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国卫疾控发〔〕92号)中“化学因素”的用人单位,重点对照《常见急性中毒物质》(附件)。

三、防范措施

(一)开展摸底调查。各镇(区)要对辖区内用人单位进行排查,摸清每个企业的危害状况、接害人数、危害岗位等基础数据,建立台账。

(二)加强职业卫生培训。用人单位要建立职业卫生培训制度,保障培训所需的资金投入,把职业卫生培训纳入本单位职业病防治计划和年度工作计划。要对劳动者进行上岗前的职业卫生培训和在岗期间的定期职业卫生培训,提高劳动者自我防护能力。

(三)加强职业健康监护。用人单位必须认真执行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监督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49号),根据劳动者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情况,按照《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要求,组织接触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开展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建立职业健康档案。用人单位不得安排未经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的劳动者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不得安排有职业禁忌症的劳动者从事其所禁忌的作业,对在职业健康检查中发现有与所从事的职业相关的健康损害的劳动者,应当调离原工作岗位,并妥善安置。

(四)加强个体防护。用人单位必须认真执行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用人单位劳动防护用品管理规范》,根据劳动者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情况,按照规范要求,为劳动者配备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并监督其正确佩戴与定期更换。

(五)做好定期检测。用人单位必须按照《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实施由专人负责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监测,并确保监测系统处于正常运行状态。同时每年至少委托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进行一次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对于危害因素浓度(强度)超标的企业,必须对职业病危害进行治理,重点是工艺改造和完善职业病防护设施。

(六)加强应急措施。在可能发生急性职业中毒事故的工作场所设置自动报警装置和事故通风设施,制定应急预案,配置现场急救用品、冲洗设备、应急撤离通道和必要的泄险区,如发生职业中毒,要科学施救,及时报告,并迅速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

四、工作要求

一是高度重视,认真部署安排。当前正值高温季节,有毒有害物质极易挥发,加之用人单位通风设施不完善或不使用,致使有毒有害物质不能及时排出,危害劳动者的身体健康。这一时期,往往也是企业生产旺季,劳动时间长,员工较疲劳,极易发生职业中毒。为此,各镇区、有关部门要充分提高认识,坚持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理念,结合各自实际,认真安排部署,进一步宣传《职业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加强对企业工作场所的监督检查,切实防范职业性急性中毒事故的发生。

二是督促指导,推进自查自纠。对可能发生职业性急性中毒的用人单位,要督促其认真开展自查自纠,落实职业病防治主体责任,为劳动者创造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工作环境与条件,配置有效的职业病防护设施,提供有效的个人劳动防护用品。要安排专人加强作业现场监管,督促员工遵守职业病防治规定和操作规程,正确使用防护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品,在有毒作业场所不要紧闭门窗,密闭空间内作业要有人在外监护,注意通风排毒,按规定做好各项防护。

三、突出重点,履行监管职责。各镇区、有关部门要加大职业卫生检查力度,结合当前开展的安全生产大检查,突出抓好重点行业、重点工作场所的检查。重点督查通风除尘、降毒排毒等措施落实情况,尤其对危害严重的作业场所,要加强危害因素的监测,尽可能采取密闭措施减少有毒有害因素的逸出,保证通风设施的完好运行及开窗通风,切实降低作业场所危害因素的浓度(强度)。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立即整改,对一时整改不了的应落实切实的防控措施,必要时依法责令其停止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确保全县职业病防治形势总体平稳。县安委办将适时组织安监、卫生、人社、总工会等部门对用人单位落实职业卫生主体责任情况进行抽查。

附件:《常见急性中毒物质》

年7月25日

常见急性中毒物质

常见急性中毒物质物质名称急性中毒侵入途径急性中毒危害急性中毒导致的职业病砷化氢呼吸道一般在十多小时内即出现溶血症状和体征。累者全身无力、恶心、呕吐、腰痛、巩膜轻度黄染、尿色深暗;较重者出现寒战,体温升高,尿呈酱油色甚至黑色,黄疸加深,肝脏肿大;严重导致急性肾功衰竭,病人全身症状加重,体温升高,出现尿闭,可因急性心力衰竭和尿毒症而死亡。职业性急性砷化氢中毒磷化氢呼吸道磷化氢不仅有刺激性而且是系统毒剂。症状包括流泪、刺激肺、气短、咳嗽、肺积水、头痛、青紫、头晕、疲劳、恶心、呕吐、严重的上腹疼痛、麻木、颤抖、痉挛、黄疸、肝脏及心脏功能紊乱、肾发炎及死亡。职业性急性磷化氢中毒苯呼吸道、皮肤、经口苯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麻痹作用,引起急性中毒。重者会出现头痛、恶心、呕吐、神志模糊、知觉丧失、昏迷、抽搐等,严重者会因为中枢系统麻痹而死亡。少量苯也能使人产生睡意、头昏、心率加快、头痛、颤抖、意识混乱、神志不清等现象。摄入含苯过多的食物会导致呕吐、胃痛、头昏、失眠、抽搐、心率加快等症状,甚至死亡。吸入ppm的苯蒸气5-10分钟会有致命危险。职业性急性苯中毒四氯化碳呼吸道、皮肤、经口吸入较高浓度该品蒸气,最初出现眼及上呼吸道刺激症状。随后可出现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和胃肠道症状。较严重病例数小时或数天后出现中毒性肝肾损伤。重者甚至发生肝坏死、肝昏迷或急性肾功能衰竭。吸入极高浓度可迅速出现昏迷、抽搐,可因室颤和呼吸中枢麻痹而猝死。口服中毒肝肾损害明显。少数病例发生周围神经炎、眼球后视神经炎。皮肤直接接触可致损害。职业性急性四氯化碳中毒甲醇呼吸道、皮肤、经口短时大量吸入出现轻度眼上呼吸道刺激症状(口服有胃肠道刺激症状);经一段时间潜伏期后出现头痛、头晕、乏力、眩晕、酒醉感、意识朦胧、谵妄,甚至昏迷。视神经及视网膜病变,可有视物模糊、复视等,重者失明。代谢性酸中毒时出现二氧化碳结合力下降、呼吸加速等。职业性急性甲醇中毒汽油呼吸道、经口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轻度中毒症状有头晕、头痛、恶心、呕吐、步态不稳、共济失调。高浓度吸入出现中毒性脑病。极高浓度吸入引起意识突然丧失、反射性呼吸停止。可伴有中毒性周围神经病及化学性肺炎。部分患者出现中毒性精神病。液体吸入呼吸道可引起吸入性肺炎。溅入眼内可致角膜溃疡、穿孔,甚至失明。皮肤接触致急性接触性皮炎,甚至灼伤。吞咽引起急性胃肠炎,重者出现类似急性吸入中毒症状,并可引起肝、肾损害。职业性急性溶剂汽油中毒1,2-二氯乙烷呼吸道、皮肤、经口吸入、摄入或经皮肤吸收后对身体有害,吸入一定的浓度可致肾损害,反复吸入可造成肝损害。对皮肤有刺激作用,引起皮炎,其蒸气或烟雾对眼睛、粘膜和呼吸道有刺激作用。职业性急性1,2-二氯乙烷中毒氯气呼吸道氯气吸入后与粘膜和呼吸道的水作用形成氯化氢和新生态氧。氯化氢可使上呼吸道粘膜炎性水肿、充血和坏死;新生态氧对组织具有强烈的氧化作用,并可形成具细胞原浆毒作用的臭氧。氯浓度过高或接触时间较久,常可致深部呼吸道病变,使细支气管及肺泡受损,发生细支气管炎、肺炎及中毒性肺水肿。由于刺激作用使局部平滑肌痉挛而加剧通气障碍,加重缺氧状态;高浓度氯吸入后,还可刺激迷走神经引起反射性的心跳停止。职业性急性氯气中毒二氧化硫呼吸道大气中二氧化硫浓度在0.5ppm以上对人体已有潜在影响;在1~3ppm时多数人开始感到刺激;在~ppm时人会出现溃疡和肺水肿直至窒息死亡。职业性急性二氧化硫中毒氨气呼吸道急性轻度中毒:咽干、咽痛、声音嘶哑、咳嗽、咳痰,胸闷及轻度头痛,头晕、乏力,支气管炎和支气管周围炎。职业性急性氨气中毒急性中度中毒:上述症状加重,呼吸困难,有时痰中带血丝,轻度发绀,眼结膜充血明显,喉水肿,肺部有干湿性哕音。急性重度中毒:剧咳,咯大量粉红色泡沫样痰,气急、心悸、呼吸困难,喉水肿进一步加重,明显发绀,或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较重的气胸和纵隔气肿等。严重吸入中毒:可出现喉头水肿、声门狭窄以及呼吸道粘膜脱落,可造成气管阻塞,引起窒息。吸入高浓度的氨可直接影响肺毛细血管通透性而引起肺水肿,可诱发惊厥、抽搐、嗜睡、昏迷等意识障碍。个别病人吸入极浓的氨气可发生呼吸心跳停止。光气呼吸道轻度中毒,患者有流泪、畏光、咽部不适、咳嗽、胸闷等;中度中毒,除上述症状加重外,患者出现轻度呼吸困难、轻度紫绀;重度中毒出现肺水肿或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剧烈咳嗽、咯大量泡沫痰、呼吸窘迫、明显紫绀。肺水肿发生前有一段时间的症状缓解期(一般1-24小时)。可并发纵隔及皮下气肿。职业性急性光气中毒甲醛呼吸道甲醛浓度过高会引起急性中毒,表现为咽喉烧灼痛、呼吸困难、肺水肿、过敏性紫癜、过敏性皮炎、肝转氨酶升高、黄疸等。职业性急性甲醛中毒一氧化碳呼吸道一氧化碳是无色,无臭,无味气体,但吸入对人体有十分大的伤害。它会结合血红蛋白生成碳氧血红蛋白,碳氧血红蛋白不能提供氧气给身体组织。这种情况被称为血缺氧。浓度高至ppm可能会导致高达50%人体的血红蛋白转换为碳合血红蛋白,可能会导致昏迷和死亡。而香烟中亦含有一氧化碳。最常见的一氧化碳中毒症状,如头痛,恶心,呕吐,头晕,疲劳和虚弱的感觉。一氧化碳中毒中毒症状包括视网膜出血,以及异常樱桃红色的血。暴露在一氧化碳中可能严重损害心脏和中枢神经系统,会有后遗症。一氧化碳可能令孕妇胎儿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职业性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硫化氢呼吸道硫化氢是一种急性剧毒,吸入少量高浓度硫化氢可于短时间内致命。职业性急性硫化氢中毒氯乙烯呼吸道轻度中毒时病人出现眩晕、胸闷、嗜睡、步态蹒跚等;严重中毒可发生昏迷、抽搐,甚至造成死亡。皮肤接触氯乙烯液体可致红斑、水肿或坏死。职业性急性氯乙烯中毒二甲基甲酰胺呼吸道、皮肤、经口主要有眼和上呼吸道刺激症状、头痛、焦虑、恶心、呕吐、腹痛、便秘等。肝损害一般在中毒数日后出现,肝脏肿大,肝区痛,可出现黄疸。经皮肤吸收中毒者,皮肤出现水泡、水肿、粘糙,局部麻木、瘙痒、灼痛。职业性急性二甲基甲酰胺中毒氰化物呼吸道、皮肤、经口大剂量中毒常发生闪电式昏迷和死亡。摄入后几秒钟即发出尖叫声、发绀、全身痉挛,立即呼吸停止。小剂量中毒可以出现15至40分钟的中毒过程:口腔及咽喉麻木感、流涎、头痛、恶心、胸闷、呼吸加快加深、脉搏加快、心律不齐、瞳孔缩小、皮肤粘膜呈鲜红色、抽搐、昏迷,最后意识丧失而死亡。职业性急性氰化物中毒硫酸二甲酯呼吸道、皮肤、经口硫酸二甲酯属高毒类,作用与芥子气相似,急性毒性类似光气,比氯气大15倍。对眼、上呼吸道有强烈刺激作用,对皮肤有强腐蚀作用。可引起结膜充血、水肿、角膜上皮脱落,气管、支气管上皮细胞部分坏死,穿破导致纵膈或皮下气肿。此外,还可损害肝、肾及心肌等,皮肤接触后可引起灼伤,水疱及深度坏死。职业性急性硫酸二甲酯中毒







































北京治疗白癜风最正规的医院
北京看白癜风医院哪家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cvwkh.com/rhzl/55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