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冬季的到来,气温的下降,心脑血管病又进入了发病的高峰期。有数据显示,我国高血压、心梗、心绞痛、心律失常以及脑中风等疾病的发生率和致死率,会在冬季大幅增加。
为什么一到冬季,心脑血管意外就会高发?我们可以采取什么有效应对方法呢?
原因一:气温低,血压升高
寒冷易导致心跳加快、血管收缩,使血压升高、心脏负荷加大,从而增加心绞痛和心梗的发生概率。有研究表明,气温每下降10℃,心脏病的发病风险就会上升7%。食疗养生
每日加一道炒西芹,或者是每天喝一杯西芹汁
实验表明,西芹有明显的降压作用,其持续时间随食量增加而延长,并且还有镇静和抗惊厥的功效。丰富的钾能够促进体内钠的排泄,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西芹能够有效辅助控制血压。
除此以外,还要注意保暖,当气温很低或遇到阴冷的雨雪天时,要保证适当的室内温度,外出时也要记得做好保暖防护。原因二:血胆固醇升高
高胆固醇血症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展关系密切。天冷了,大家饮食上容易选择一些高热量的。如果不能很好地控制血胆固醇及血甘油三酯水平等,也会增加心脏病或卒中的发作风险。食疗养生
做菜时加点苏子油,或者每天一杯酸奶拌苏子油
苏子油富含人体大量必须多不饱和脂肪酸α-亚麻酸,可以将低密度脂蛋白转化成高密度脂蛋白,进而形成胆酸,排除体外,从而达到降脂,排除血液垃圾,调节血压血脂、预防心血管疾病。
中国营养学会年版,推荐α-亚麻酸每日摄取量-毫克。每日食用苏子油5g即可满足膳食营养推荐的摄入量。
原因三:体力活动减少
对于很多人来说,天冷就等于死宅。大家会窝在家里不愿意出门活动,再加上气温低,血管收缩、血流缓慢,这些都增加了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风险。
应对方法
适度运动。适度的意思是,要动起来,但也不要动到心肺承受不了的地步。别总窝在沙发里各种瘫,做点家务活儿,也算是轻量级的活动。
调节饮食多喝水,天冷时人们不易感到口渴,所以要经常提醒自己注意补充水分,降低血液黏稠度,饮水时最好选择温开水,或者泡些花草茶,如:蒲公英、胎菊、五味子等,补充水分的同时,还可以消炎去火排毒。
冬季健康生活守则
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措施
想要有效地预防冬季心脑血管疾病,我们应该注意防寒保暖、坚持体育锻炼、定期检查、谨遵医嘱、保持大小便通畅、控制情绪、清淡饮食。
防寒保暖
冬季寒冷,首先要避免严寒刺激,特别是当寒潮袭来,气温骤降时,要注意及时添衣。血管,尤其是冠状动脉遇冷容易收缩、痉挛,发生供血不足,并可能导致栓塞,要十分注意保暖。
坚持体育锻炼
坚持体育锻炼,可以提高耐寒能力。例如,可以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文体活动,如户外散步,打太极拳,做气功等。但是要注意一点:清晨不要立即活动。
关于冬季清晨的体育锻炼,我们来看一下“冬季晨练六不宜”吧!
一不宜“早”:冬季晨练时间不宜过早,可在太阳初升后外出锻炼;
二不宜“空”:冬季晨练不宜空腹锻炼,可在锻炼前喝点热饮;
三不宜“露”:不要露在寒风中,更不要脱衣服露出身体,以免着凉;
四不宜“激”:冬季锻炼不宜激烈,要循序渐进;
五不宜“急”:不要急于运动,锻炼前要先做热身活动;
六不宜“猛”:锻炼动作不要过猛,如猛蹲、猛回头等,容易使大脑供血不足。
定期检查
都说防患于未然,经常体检可预防各类并发症并及早治疗。在冬季易患流感、鼻炎、咽喉炎、扁桃体炎、气管炎等,应注意预防和积极治疗,并应经常测量血压,有条件者,还应定期进行血脂、血糖、心电图、脑血流图等检查,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谨遵医嘱
医生建议服药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应坚持遵医嘱服药,保持血压稳定。高血压病人服降压药时不可随意停药,特别是服氯压定、心得安、甲基多巴等降压药的人群更应注意。
据报道,如果突然停药,5%左右的病人可在40小时左右,出现血压大幅度反跳。因此,高血压病人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坚持服用相当长时间的维持量,使血压保持在较理想的水平。
保持大小便通畅
当原有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大便秘结或前列腺肥大,排便过度用力,会增加心肌耗氧量,极易引发心绞痛甚至急性心肌梗死。所以,要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多吃粗纤维的蔬莱和水果,并适当进食粗粮以通畅大便;前列腺肥大患者应及时治疗,保持小便畅通,谨防急性心肌梗死。
控制情绪
极度愤怒或紧张都可诱发脑卒中,因此,高血压病患者要保持乐观愉快的心情,切忌狂喜、暴怒、忧郁、悲伤、恐惧和受惊。
清淡饮食
要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还要遵循低油、低盐、低糖的饮食清淡原则。
想要有效预防心脑血管疾病,不仅要做到以上几方面,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不要长时间下棋或者打麻将,以避免久坐;
要适量运动,戒烟戒酒;
按时休息,不要经常熬夜,谨防过度疲劳。
医院·脑血管科
诊疗病种:
1.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脑梗死,脑出血,TIA,蛛网膜下腔出血,高血压脑病,脑外伤综合症,缺血缺氧性脑病,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脑病,植物人等。
2.周围神经疾病:面神经麻痹,多发性神经病,颈椎病,坐骨神经痛,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等。
3.多种原因引起的眩晕症,偏头痛等。
康复内容:
1.脑卒中、脑外伤及其术后导致的瘫痪、失语、吞咽困难、感觉异常、心理障碍等。经康复治疗可明显改善症状,减少后遗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2.植物人促醒。通过高压氧、血液光量子、电针刺激及综合训练等可使脑卒中后、脑外伤术后及化学物中毒后的植物人清醒。
3.脊髓损伤后及各种原因引起的大小便功能障碍。经针刺艾灸、神经肌肉电刺激、康复治疗可明显恢复排尿排便功能。
白癜风用什么药膏好北京治疗白癜风哪家医院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