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第二人民医院高血压病人如何

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在夏季会有所降低,很多人便不再注重保养了。其实高血压患者在夏季更应该保健身体。

1

多饮水

正常环境温度下,人一天约需水毫升,排泄水量总计也为毫升左右,出入水量维持平衡。然而,在夏天高温环境里人体的水分排出量可达到约毫升,大运动量锻炼时体内排出水分则高达约毫升。因此,要达到体内的水平衡,就要根据排泄量调整饮水量。

饮用白开水或含盐不超过l%的低盐水能有效补充水分。当然也可通过吃水果、蔬菜来补充。应注意的是,不要等到口渴才喝水,应该养成口渴前就饮水的习惯;经常少量多次饮水,而不是一次大量饮水;运动前后称体重,每丢失体重0.5千克,就要补充2~3杯水;尿色深时多饮水;睡眠时也会丢失水分,睡前醒后饮用一杯水。

2

注意降温避暑

夏季血压波动主要是因为炎热造成的,所以高血压患者的主要对策就是避暑降温。可以采取制冷造凉、避暑纳凉、散热降温等措施。现在制冷办法很多,高血压患者应会科学使用空调,室温不要调得过低,保持在27~28℃就好,要保持室内温度恒定。其中,最值得提倡的是浴水散热——游泳。游泳不仅可带走体内过多的热量,有降温除暑之效,还可消耗过剩的营养,降低血脂、血糖,减少脂肪储存,有强身健体之功。

3

根据血压调整药量

一般来说,血压没有过分降低,仍要继续维持剂量服药。一些人夏天血压明显偏低,这时仍服用冬天的剂量容易使血压降得太低,于是就容易出现诸如头晕、脑供血不足、浑身无力甚至导致脑梗死或心绞痛发作。因此,在炎热的夏季,高血压患者要经常测量血压,并做好记录。然后把这些记录及时告诉医生,医生根据患者监测的结果来调整用药剂量。但是患者绝不可以自己随意改变用药。

4

坚持监测血压

牢记夏季高血压降中多变的规律,不要放松对血压的监测,观察。如能经常自测血压最好,不能自测者也应每3~5天去诊所测一次血压,最长间隔不要超过1周。如果发现随气温骤变,血压波动明显时,间隔时间就要缩短些。如果发现昼夜峰谷差值较大或波动不规律,医院进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以了解血压的波动规律,并按医生意见采取措施。

5

老人不可过度降压

60岁以上的老年人,均有不同程度的动脉硬化,因此偏高些的血压有利于心、脑、肾等脏器的血液供应。如果不顾年龄及患者的具体情况,而一味要求降压到“正常”水平,势必影响上述脏器的功能,反而得不偿失。

6

生活疗法不可放松

如果你已经养成了防治高血压的良好生活习惯,千万不要因为夏季血压有所下降而废弃。你应坚持科学地安排每天的24小时生活,消除危险因素,保持良好保健习惯。诸如:早晨缓慢起床,洗漱后饮白开水或淡盐水一杯,适当晨练,耐心排便,饮食清淡低盐,三餐八分饱,控制体重,睡前烫脚或泡温水澡,保持乐观情绪等,一年四季都要坚持,不可在夏季中断停止。

医院脑血管科

脑血管病科是一个集药物治疗与物理治疗(如高压氧、血液光量子自血回输治疗)、功能康复、预防指导于一体的综合科室。科室设有床位62张,医护26人,由西医师、中医师、康复师、理疗师、按摩师、护师等组成。

科室配置有血液光量子治疗机,神经功能重建仪,超短波、中频、微波、红外线理疗仪,多功能复健器械、超声多普勒检测仪等先进诊治设备。设有运动治疗室,作业治疗室,物理治疗室与颈腰椎牵引治疗室,言语与吞咽障碍治疗室,针灸推拿室等。

诊疗病种:

1.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脑梗死,脑出血,TIA,蛛网膜下腔出血,高血压脑病,脑外伤综合症,缺血缺氧性脑病,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脑病,植物人等。

2.周围神经疾病:面神经麻痹,多发性神经病,颈椎病,坐骨神经痛,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等。

3.多种原因引起的眩晕症,偏头痛等。

康复内容:

1.脑卒中、脑外伤及其术后导致的瘫痪、失语、吞咽困难、感觉异常、心理障碍等。经康复治疗可明显改善症状,减少后遗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2.植物人促醒。通过高压氧、血液光量子、电针刺激及综合训练等可使脑卒中后、脑外伤术后及化学物中毒后的植物人清醒。

3.脊髓损伤后及各种原因引起的大小便功能障碍。经针刺艾灸、神经肌肉电刺激、康复治疗可明显恢复排尿排便功能。

在治疗疾病的同时,主治医生还特别注重对患者的随访,以便在患者出院后仍可得到健康教育及二级预防的用药指导。尤其是对于与脑血管病密切相关的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冠心病等提供从饮食、药物、运动等多方面的干预措施并给予详细的指导,从而降低了脑卒中的复发率,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北京那家医院治疗白癜风技术好
北京治疗白癜风北京哪家医院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cvwkh.com/rhzl/50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