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糖尿病日正确认识糖尿病,轻松抗

白癜风援助活动 http://m.39.net/pf/a_5777828.html

11月14日是第14个“联合国糖尿病日”,今年的主题是“护士与糖尿病”。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糖尿病的患病率急剧增高,糖尿病致残致死率也逐渐升高。只有科学认识糖尿病,才能遏制糖尿病患病率剧增的势头,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将糖尿病造成的危害降低到最低限度。

国家级名中医、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林兰教授学生,医院内科医生邵红雨教您如何预防、控制糖尿病及其并发症!

邵红雨,主治医师,毕业于山东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中医内科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方向。师从于国家级名中医、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林兰教授。现为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内分泌分会常务理事,德州市糖尿病委员会委员,德州市医师协会内分泌科分会委员。

从事中西医结合治疗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相关专业的诊疗,擅长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及其急慢性并发症如:糖尿病性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性周围血管病变、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糖尿病高渗性昏迷等,甲状腺疾病如:甲亢、甲减、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等、高脂血症、高尿血症、肥胖症、痤疮,褐斑,月经不调等内科杂病。

一、了解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组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和(或)利用缺陷所引起。长期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可引起多系统损害,导致眼、肾、神经、心脏、血管等组织器官出现慢性进行性病变、功能减退及衰竭。

二、如何诊断糖尿病?

糖尿病症状(如1型糖尿病患者出现多尿,多饮和不明原因的体重减轻)加:一个随机的静脉血浆葡萄糖浓度≥11.1mmol/l或空腹血糖浓度≥7.0mmol/l(全血≥6.1mmol/l)或两小时血糖浓度≥11.1mmol/l与75g两小时后无水葡萄糖在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如果空腹随机值不能诊断,应使用两小时值。

三、糖尿病是如何引起的?

1、长期食入量超过平时需要量,尤其是偏爱过多糖类食品。

2、体型肥胖,体重逐渐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下降,β细胞代偿性多分泌胰岛素以满足糖代谢需要。

3、过多摄入酒精,过多摄入脂类食品(多油腻、多干果、多油炸食品)。

4、缺乏运动锻炼,懒言怠动者。

四、糖尿病高危人群

1、有家族史

2、年龄≥45岁,尤其是长期生活工作压力大的人

3、长期吸烟

4、超重或肥胖者

5、有过血糖升高病史

6、有冠心病、中风等血管疾病的患者。

7、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利尿剂、避孕药等等。

8、曾经有过妊娠糖尿病。

10、患有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女性。

五、关于并发症

糖尿病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因血糖控制不佳引起的各种并发症,主要有:

1、心脑血管并发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糖尿病性心肌病,脑梗死,脑出血等)

2、肾脏病变(蛋白尿,肌酐升高,终末期需血液透析)

3、视网膜病变(是失明的主要原因)

4、周围神经病变(肢体麻木,感觉异常,汗出异常,便秘、小便失禁等)

5、足部溃疡(足部伤口不愈合,反复感染)

6、皮肤疾病(疖、疮、痈等)

六、如何预防

改变和戒除导致慢性病的不健康的生活习惯,是糖尿病患者首要、基础性的治疗方法。1、戒烟戒酒

2、平衡膳食

3、适当运动

4、保持好心情,保持心理平衡。

七、糖尿病人群如何控制饮食?

糖尿病治疗必须是饮食、运动、心理、药物、监测等多方面相互配合,其中饮食治疗应该是最基本的治疗。任何一位糖尿病患者,一生都需要进行糖尿病的饮食治疗。

1、控制总热量,建立合理饮食结构

2、均衡营养,合理控制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的比例

3、饮食定时定量,每日主食量为6-7两

4、高纤维饮食,利于控制血糖,减肥和通便

5、饮食清淡,低脂少油,少糖少盐

6、戒烟限酒

八、糖尿病人群该如何运动

运动治疗是糖尿病患者治疗方式中的一个重要部分。适当的运动可以减轻体重,改善心血管功能,增进适应性和劳动能力,提高生活质量和健康感,降低胰岛素抵抗,改善血脂水平。建议有氧运动,如快走,每分钟-步/分,早上20-30分钟,中午23-30分钟,晚上40-60分钟。运动强度因人而异,体质弱、基础病多的患者可适当减少运动量。

来院路线: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cvwkh.com/rhzl/1106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