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文峰教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名老中医之一,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天津市16名中医工作室之一,研究生导师。原天津中医二附院内科部主任,糖尿研究室主任,中医学院内科都研室主任。从事医、教、研工作45年,从事糖尿病专科临床20年。曾主持课题“疏肝清热、活血化瘀法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与实验研究”荣获天津市科学技术成果奖、卫生局科技三等奖。
八十年代开始潜心中医治疗糖尿病研究
刘文峰教授一直从事医教研工作,在中医内科呼吸病、脾胃病、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心脑血管病等方面,积累了比较丰富的临床经验。自88年始重点钻研糖尿病及其多种慢性并发症,尤其在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方面体会较深,经验丰富,如降糖重调肝、脾、肾,治则益气养阴,清热除湿化痰。糖尿病肾病重在强肾健脾,除湿解毒,活血化瘀;心脑血管病,重则化痰通脉,次则除痰益气养调等。
温阳散寒化瘀通络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
张某某,女性,64岁,退休工人,年3月12日初诊。主诉:间断口渴、消瘦乏力15年,双足冷凉、刺痛难忍伴麻木1年。病史:患者于年春天感到消瘦乏力,口渴多饮,医院确诊为2型糖尿病,先后服用达美康、格华止、诺和龙等降糖药,初期疗效显著,三年后逐渐增量,但血糖仍时高时低,控制不佳,并于近年来相继出现双足冰冷、刺痛、麻木,得温减痛。常有剧痛难忍,夜不能寐。曾服依帕司他、弥可保等药,疼痛仍未缓解而来本门诊。无其他特殊病史。体检:双下肢冰冷,双足尤甚,足背及足趾颜色苍白,触、温、痛觉反应迟钝。足背动脉搏动减弱,跟腱反射明显减弱。舌质淡胖,舌色淡暗,舌边有瘀斑,舌苔白滑,脉沉涩。空腹血糖9.8moL/升,餐后2小时血糖13moL/升。血脂、血粘度、血压基本正常。
周围神经病变,又称多发性神经病变。本案,患糖尿病15年,以双足刺痛、或闪电痛、或抽痛等剧痛难忍、夜不能寐为主症,结合生化与查体阳性体征,显然是糖尿病合并了痛性神经病变,即周围神经病变中以小神经纤维损害为主的对称性感觉神经病变。
中医虽然无对称性周围神经病变病名,但根据其临床表现,当属于中医“痹症”、“脉痹”、“血痹”、“不仁”、和“麻木”的范畴。本病主要由糖尿病久治不愈,正气日衰,脉络空虚,正虚邪凑,外邪乘虚入中经络,使脉阻络闭;或因糖尿病日久,伤阴耗气,阴损及阳,血行无力,脉络失于温煦,寒凝血瘀;或因脾肾亏虚,痰浊内生,痰瘀互结,留于经髓脉络,阻遏气血流通,导致络阻血瘀。总之,本病属于虚标实之证,而以正虚为主。病机关键为气血不畅,脉络痹阻。然中医最强调辨证分型论治,统观此案糖尿病十馀年,以双足冷痛、剧痛难忍、得温痛减、舌质淡胖、舌色淡暗、舌苔白滑、脉沉涩为其主要脉证要点,显然是一派阳虚阴盛、寒凝血瘀、络阻脉痹之象。当属糖尿病合并对称性周围神经病变的“寒凝血瘀型”。
治疗:
一、用胰岛素及口服诺和龙、盐酸二甲双胍缓释胶囊,控制血糖;
二、口服醛糖还原酶抑制剂依帕司他及营养神经的甲钴胺;
三、剧痛难忍时,加服苯妥英钠或卡马西平。
中医治法:温阳散寒,化瘀通脉,活络镇痛
方药:自拟活络镇痛汤
夫血性得温则宣流,得寒则凝涩不利,不通则痛。脉中气血,贵在流通。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以冷痛为主症者,莫不与寒凝血瘀有关。寒性凝滞,主痛、主收引,外寒侵袭或阳虚阴盛,必致血凝不行,脉络痹阻而痛甚。寒凝血瘀,血为有形之物,淤血阻滞,痛有定处,痛疼较剧,刺痛不已,痛处冷凉,得温痛减。此属脉痹、血痹、痛痹(寒痹)范畴。阳虚阴盛,寒凝血瘀,脉络痹阻,是其基本病机。
本案,在严格控制血糖的情况下,辨证分型论治,加用中药治疗。服用活络镇痛汤两周后,痛疼症状逐渐缓解。继用该方加减服用两月,其疼痛、麻木症状基本消失。
医院引进国际化顶配设施,云集京津知名糖尿病专家,汇聚国内先进治疗技术,开展持续科学研究道路,故医院开院以来,全面提高了糖尿病就医的医疗水平,壮大了糖尿病医疗专家队伍。为津门百姓提供更先进的、更科学、更优质的医疗服务,引领津门百姓健康新时代。
京津联动倾力打造
医院集科研、临床、教育、住院康复为一体,是全国知名医院,医院采用美国JCI国际管理模式。营造温馨的环境、优良的技术、合理的收费、简便的过程。JCI管理模式贯彻了“以患者为中心”的管理理念,坚持“德”“技”双馨至高追求的人文行为,充分体现人性化的服务理念。
汇聚专家泰斗云集学科精英
作为天津医院,医院在各方面均体现出糖尿病专业化诊疗的强大优势,医院纳内分泌专业学科之巨匠,由天医院原副院长、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原常委、中华医学会天津市糖尿病学会原主任委员王家驰教授担任学科带头人,汇聚了一大批国内外糖尿病治疗领域的优秀专家。医院现有享受国务院津贴专家三名,博士生导师五名,硕士生导师九名,主任医师、教授十余名,副主任医师二十余名,主任营养师多名。
精于技术强于专科
为紧跟国际前沿医学的发展节奏,医院时刻白癜风去哪里治疗最好治疗白癜风的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