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中年男性,55岁,因“左足溃烂半月”入院,既往诊断2型糖尿病13年,诊断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性胃肠功能紊乱,糖尿病足,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高血压、脑梗塞病史6年。查体:血压/84mmHg,BMI23.13kg/m2,腰围92cm,伸舌稍左偏,左侧鼻唇沟变浅,右侧肢体肌力4级,左侧肌力5级。空腹血糖11.6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4.5mmol/L,甘油三酯2.1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1.5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2.97mmol/L,尿糖2+,肌酐(Cr)82.9μmol/L,多普勒彩超提示:双侧颈总动脉软斑形成,左侧颈总动脉,左侧颈内动脉混合斑形成,双下肢动脉硬化。应用诺和锐胰岛素泵治疗基础率28u,早5u中5u晚5u,血糖控制不佳。
核心讨论问题:
1.糖尿病足的血糖控制标准。
2.2型糖尿病胃肠神经功能紊乱的血糖理想标准,及指导治疗。
3.人胰岛素和类似物在低血糖和安全性方面有什么优势和区别。
专家在线点评概述:
1.糖尿病足的血糖控制目标。
糖尿病足伴溃烂者较好地控制血糖可帮助感染的控制,有助于伤口愈合。住院危重症患者的血糖控制目标为空腹7-8mmol/l,餐后8-10mmol/l,糖尿病足血糖目标可参照此标准。对于老年患者,心血管病变较重者,应放宽血糖控制目标,不应单为了治疗糖尿病足而过度控制血糖造成低血糖风险增加。患者经胰岛素泵强化治疗,以27日血糖谱为例,基础点位血糖水平仍较高,而餐前5u胰岛素已可较好的降低餐后血糖,可上调基础胰岛素剂量,餐前胰岛素剂量已经比较合适。每日胰岛素总剂量一般为0.8U/kg左右,患者目前基础胰岛素剂量仍有上调空间,目标为将三餐前血糖控制在7.0mmo/L左右。糖尿病足的处理应先评估糖尿病血管病变情况,血管情况不佳的糖尿病患者,很难单纯通过局部换药而治愈。可用超声等方法评估下肢血液供应状态,足背动脉搏动情况是评估下肢血管病变的简单方法。患者有卒中史,血管病变应较严重,如下肢血管病变严重,足很难保住。
2.胃肠神经功能紊乱的治疗。
胃肠神经病变为糖尿病神经并发症,较难治疗。胃肠神经病变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很大,病人很痛苦,胃蠕动功能下降会出现腹胀、恶心、呕吐,肠蠕动功能下降会出现便秘与腹泻交替,可伴腹痛。治疗上,基本治疗包括控制血糖、营养神经治疗。胃排空障碍患者对固体食物排空障碍明显,对流质饮食排空较好。患者可选择流食,同时使用胃肠动力药,改善胃肠排空。流质饮食的升糖指数较高,可选用胰岛素类似物治疗,胰岛素类似物起效较快,可较好控制餐后血糖升高。患者餐后血糖升高不明显,可能与胃排空障碍,食物吸收缓慢有关,目前需要较大剂量的基础量是与之符合的。同时患者应少量多餐,三个主餐可给予胰岛素类似物,三个小的加餐可以用基础率覆盖。胃肠动力药如莫沙必利可以增加全胃肠道动力,对增加胃肠蠕动有较好效果,便秘好转可以减少细菌滋生,便秘之后的腹泻也会有所好转。剂量可以是1#tid,三餐前服用,应该规律服用一段时间,不能不规律用药。应用缓泻剂对便秘也有好处。总之,一方面给予血糖控制和营养神经,但是起效较慢;另一方面给予饮食调整和胃肠动力药,可能在短期内使症状有所改善。
点评专家:杨文英教授(医院)
北京治疗白癜风效果最好的医院北京比较好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