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得看吞并的定义是什么——如果仅仅只是军事占领的话,中国是曾一度被外族占领过的;然而从中华文化的传承而言:如今中国境内的五十六个民族都是一家,当年快马弯刀的征服者放下了刀剑,念起了子曰诗云。尽管像中华文明一样悠久的远古文明不止一家,可古埃及、古希腊早已是失落的文明,甚至没人能说清如今的埃及人、希腊人是不是建造金字塔和帕特农神庙的古埃及人、古希腊人的直系后裔。中华文明成为了唯一繁衍至今的原生远古文明,那么中华文明究竟是凭借什么做到这点的呢?个人以为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原因促使中华文明能不间断地繁衍至今:
地理原因——中国东面是太平洋,西面有巍峨的青藏高原和帕米尔高原作为天然屏障,南面的中南半岛地形复杂,很难崛起足以威胁到中华文明的强势地缘势力,所以在过往数千年间真正能对中华文明构成威胁的只有来自北方草原的游牧民族。事实上中国古代史几乎就是一部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持续交锋的历史,为应对游牧民族的侵袭,中原农耕民族修建了长城这一防御工事,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游牧民族的侵袭。但长城作为防御工事只能治标不能治本,否则就不会有元、清入主中原之事了。那么既然游牧民族入主中原之事历史上也曾发生过,那为什么中华文明没因此颠覆呢?这就涉及到另外两个原因了。
人口原因——事实上人口原因和前面提到的地理原因也有一定关联:除古希腊是海洋商业文明之外,绝大多数远古文明都是农耕文明,所以这些文明大多兴起于水源充沛的大河冲积平原,因为农业生产离不开充足的水源作为支撑。而中华文明兴起的黄河、长江中下游冲积平原可谓得天独厚——相比古埃及和两河流域那种四周多沙漠和古希腊的多山地形而言:能与黄河、长江中下游冲积平原这样大面积的冲击平原相提并论的只有印度的印度河、恒河冲击平原,所以这两大冲击平原养育了大量的人口。而人口规模的巨大使周边民族即使入主中原,也难以凭借自己少得多的人口而将中华文明同化。问题是印度文明也有巨大的人口规模,为什么就轻而易举被雅利安人、贵霜人、突厥人、英国人征服呢?
文化原因——中华文明相比其他文明有一个特色就是很早就形成了大一统的天下观:事实上中华文明不是以国家为本位建立的文明,中国古人并不认为华夏文明是自己所独有的,而是应当通行于天下的——所谓蛮夷入华夏则华夏之。基于这一理念华夏文明能以一种开放进取的包容精神吸纳融合一切外来文明,而不会被外来文明所同化。
现在很多网友对中国历史上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不满,因为中国大部分人是汉民族,而且占据绝对数量,少数民族统治多数民族在现代社会也有,何况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任何民族崛起都有他的理由,不能因为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就说他们不是中国,中国不是汉族一个民族的,是大家共同拥有的。为什么历史上没有一个国家能吞并中国,并不是没有一个国家能吞并中国,这要看你从什么角度来回答,广义的说,确实没有,因为领土和人民没有变。
最近的一次就是日本侵华,日本人犯得一个最大的错误跟前面的后赵石勒一样,日本人优先,中国人低等民族。傲慢和无知似乎是一些民族的通病。日本最终还是没能越过函谷关!中国东部平原,到了函谷关西部广袤的山区,是难以逾越的天险,战略地形大纵深,日本如果分兵占领,那么将会兵力薄弱,如果不分兵,只能放弃很多地区。中国是个多民族国家,还能如此统一稳定,靠的是什么?——兼容并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