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患者中比较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患者主要临床特征为四肢远端感觉、运动障碍,表现为肢体麻木、疼痛、肌肉无力、腱反射减弱等,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目前西医对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且缺乏特异性治疗方法。其中严重患者甚至对水的冷热温度感觉不敏感导致局部烫伤,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西医治疗主要还是通过改善微循环、营养神经的方法,但事实上对本病的治疗效果并不是很理想。
祖国医学对本病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经验,根据古籍中有关消渴病变证的记载,古代医家认为“气虚营弱、脾肾阳虚、寒湿痰瘀痹阻”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主要病机;《丹溪心法》中也早有记载:“消渴肾虚受之,腿膝枯细,骨节酸疼”,“手足麻者属气虚,手足木者有湿痰死血,十指麻木是胃中有湿痰死血”;纵观近代治疗本病的大家,尤其是施金墨及其弟子祝谌宇治疗糖尿病并发症主要大法均离不开活血益气通络法。
笔者在临床中以血塞通软胶囊配合甲钴胺治疗一部分糖尿病周围神经病患者,取得了一定疗效。
1资料方法1.1一般资料
入选患者63例,均为年4月~年8月我院门诊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2例,其中男性13例,女性19例,年龄51~69岁,平均(55.6±3.6)岁,糖尿病患病6~9年,给予口服甲钴胺0.5mg,1日3次,控制血糖、血压、血脂等方案继续;
治疗组31例,其中男性11例,女性20例,年龄49~71岁,平均(56.5±4.5)岁,糖尿病患病5~10年,本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血塞通软胶囊(昆明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3次/d,2粒/次。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及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严重程度上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1.2诊断纳入标准
有明确的糖尿病病史及化验诊断支持,并参考《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临床神经疾病学》:(1)四肢麻木或疼痛,针刺感或烧灼感,末端袜套样感觉或无力;(2)深浅感觉及腱反射减退或消失;(3)神经传导速度减退。
1.3排除标准
除外其他药物、遗传、营养不良或外伤后神经受损等导致的周围神经病变;除外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患者。
1.4疗效评定
显效: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异常感觉消失,膝腿反射基本恢复正常,肌电图示神经传导速度恢复正常或较前增加>5m/S以上;有效:临床症状改善,异常感觉减轻,膝腿反射明显改善,肌电图示神经传导速度较前增加<4.9m/s;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甚至加重,膝腿反射无变化,肌电图示神经传导速度无改善。
2结果用SPSS11.5进行统计分析。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各组中显效与有效合并为有效,采用卡方检验,P<0.05,两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糖尿病是诸多因素导致的胰岛功能减退从而引起血糖代谢异常,控制血糖是治疗糖尿病的基础,但是就目前情况来看,控制血糖并不能完全阻止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糖尿病血管病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胃轻瘫、糖尿病足等并发症的治疗相对于控制血糖而言要困难的多。
就其中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来说,机制目前都不是完全清楚,简单的说,目前有影响力的解释主要集中在微循环障碍、神经营养异常导致肢体疼痛、麻木或局部发凉等症状。西医方面从国内外来看治疗本病的效果也并不是都尽人意,主要是应用扩血管或营养神经的药物。
祖国医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近些年来不少同道探索了中医药治疗本病的新方法。血塞通软胶囊的主要成分是三七总皂苷,现在主要是应用于瘀血阻滞引起的缺血性脑梗塞后的恢复期,临床症状可见半身不遂、口舌歪斜、偏身麻木等。据现代药理研究此物质有抗血小板聚集,改善血凝状态、清除氧自由基、改善微循环、促进神经再生等作用。笔者在临床上以本药联合甲钴胺应用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中,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治疗起到了一定作用,值得今后临床中继续试用。(来源:继续医学教育)
治疗白癜风什么药好白癜风饮食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