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苏里南领队篇

法属圭亚那与苏里南两国仅一河之隔,在法圭的圣洛朗边境出关后乘小船,开船约10分钟就到了苏里南边境城市阿尔比那登陆。仅一河之隔,两岸的建筑迥然不同。法国圭亚那一侧是一幢幢色彩鲜明的现代化房屋,而苏里南一侧的房屋较为简陋,还有许多是热带雨林常见的小木屋和吊脚楼。大家在码头把行李放上行李车,然后每人拿护照及苏里南电子签证过关。苏里南的海关房在码头边上的一间小房内,过境时需要填写入境卡。过苏里南海关很简单,不会问许多问题,快速盖章入境。入关后开车约两小时到达苏里南首都帕拉马里博。

苏里南共和国简介

苏里南共和国简称苏里南,位于南美洲北部,东邻法属圭亚那,南界巴西,西连圭亚那,北濒大西洋,国土面积16.4万平方公里(包括与圭亚那有争议的1.7万平方公里)。属热带雨林气候,是南美洲国家联盟成员国,首都帕拉马里博为苏里南河河口的商港。

苏里南原为美洲印第安人居住地,国名源自当地原住民苏里南人。年被西班牙探险者宣布为其属地,年荷兰人开始到此定居,年英国移民迁入。年英、荷签订条约,苏里南成为荷兰殖民地。年《维也纳条约》正式确立荷对苏的宗主国地位。年实行内部自治,年11月25日宣告独立,成立共和国。

苏里南无论以面积还是人口排名,都是南美洲最小的一个国家。全国人口近70万,其中印度裔占33%,克里奥尔人占31%,印尼裔占15%,丛林黑人占10%,印第安人占4%,白人1%,其他人种占3%。居民42%信奉基督教,20%信奉印度教,13%信奉伊斯兰教。苏里南是一个种族、语言、宗教极为多元的国家,当中穆斯林人口比例在所有美洲国家中最高。

进入20世纪以后,苏里南从原本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国家转变为矿业生产国,苏里南是全世界最大的铝矾土输出国,而铝矾土是炼铝最重要的原料。除了铝矾土外,苏里南也是橡胶与金矿等重要工业资源的生产国。独立后,苏里南政府为发展民族经济采取了一些措施,如对一些外资企业实行国有化,鼓励发展该国私营工业和开发内地资源等。对外则主张发展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关系。年12月苏里南加入联合国,年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

苏里南奉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坚持国家主权平等、民族自决和不干涉内政等原则。重视发展同美国、加勒比共同体成员、巴西等南美邻国关系,积极拓展同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大国关系。积极支持并参与地区一体化进程,是加勒比共同体、加勒比开发银行、南美国家联盟、77国集团、东亚-拉美合作论坛、伊斯兰会议组织、美洲开发银行成员。

全国不到70万人口中,华人和华裔有6万多人,且分散在全国各地,所以来到苏里南,中文沟通完全不会有问题。华人在苏里南分布十分广泛,占据重要的地位,就相当于在美国的犹太人。华人也很有商业头脑,控制着苏里南七分之一的经济。由于华人所占的比重不小,影响也很大,苏里南于年开始制定春节为法定假日,特别的是,客家话在国家也具有法定地位。这是对在苏里南居住超过一百六十余年的华裔群体突出贡献的极大褒奖,是政府对他们在这片土地上辛勤耕耘的一个官方认可。

苏里南就像第二个华人社会,虽然远在南美,仍有自己的一套生活模式。当地的华人于年成立了华侨组织“广义堂”,广义堂非常庞大且地位十分重要,他旗下有专属的养老机构与中文学校,学校里还经常会举办与中国文化有关的文娱活动。上图九龙壁就在广义堂的后院,看了就像在国内。藉由广义堂的蓬勃发展,华人在苏里南的政治发展也占有一席之地,在年2月选出第一位苏里南华裔总理陈亚先,同年8月他又任总统兼总理。除了陈亚先,现任的苏里南总统德西·鲍特瑟和他的妻子也都是华裔。

帕拉马里博

帕拉马里博是苏里南首都,也是全国最大港市,位于苏里南河下游西岸,距河口15公里。面积17平方公里,人口25.9万。街道宽阔,多热带树木、花园,建筑物以木结构为主,呈荷兰、印度、印尼爪哇风格。是全国水陆交通枢纽,公路通沿海各城镇,以及内地的铝土开采和冶炼中心帕拉南、水电站所在地阿福巴卡。港口码头总长米,可泊吃水7.31米的海轮,全国对外贸易几乎全部由此出入,年吞吐量万吨。

帕拉马里博原为印第安人渔村,年,两个荷兰人在名为印度乡村的地方附近创建了一个小商业公司,这个位于苏里南河西岸,距大西洋23公里的殖民地,就是苏里南共和国的首都帕拉马里博的基础。年英国建立殖民据点,年成为首府。年为荷兰侵占,~年为荷属圭亚那首府。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帕拉马里博工商业和旅游业发展迅速。我们在帕拉马里博下榻的酒店就在苏里南河河边,一早大家就起来拍日出。

独立广场

广场中最显著的建筑物是总统宫殿。白色宫殿建于18世纪前半期,但是许多部分都是后来添加的。对于普通人来讲,只有在独立日10月25日才能进入该建筑和它后面的私人花园。

帕拉马列里博的许多建筑都是木制的。在独立广场可以看到一些砖构造建筑,例如年建的财政部,它是一座白顶的红色建筑。砖多来自那些欧洲船只的压仓物,帕拉马列里博许多古老的木制建筑都是用这些红砖来打基础的。

在财政部前面的草坪上有一座挺着大肚子的黑人雕像,是苏里南最著名的政治家,一位六十岁的首相约翰·阿道夫·彭赫尔的雕像。广场边上还有老警察局没了房顶的老房框,总统秘书的旧居,以及许多颇有特色的木结构老房子,这些荷兰、法国、西班牙、英国等各式殖民地风格的建筑很有韵味。

泽兰迪亚堡

泽兰迪亚堡起源于17世纪中期,当时法国殖民者在苏里南河边圈出一块地用于储藏物品,后英国殖民者重建此地,并起名为威洛比堡。年至年第二次荷英战争期间,来自荷兰泽兰省的殖民者占领此地,并改名为泽兰迪亚堡。年该堡被改建为监狱,年成为博物馆。这座城堡位于帕拉马里博市独立广场南面,还做过总统官邸。现该堡作为苏里南国家博物馆的一部分,系苏里南著名的旅游景点。在泽兰迪亚堡入口上方刻着的“”数字具有特殊的意义,英荷战争在这一年结束,英国用苏里南这块殖民地换取了荷兰在北美的殖民地新阿姆斯特丹,也就是今天的纽约。从泽兰迪亚堡垒沿着河穿过河畔林荫大道,可以看到的建筑是至年间城市大火之后建造的。现在对公众开放的上下两层房间陈列了不少文物,在二楼城墙上可以看到苏里南河。

圣彼得和保罗教堂

圣彼得和保罗教堂是一座木质结构的教堂,是全美洲最大的木质教堂,被列入世界遗产。难得一见的木质结构教堂,在这个快节奏高效率的年代,最难能可贵的便是这些被精心保护的景点。这座木质结构的教堂,虽然看上去并不辉煌气派,但却区别于以往见过的那些教堂,有着自己独特的魅力。外形与哥特式教堂相似,但全是木质材料所建,采用乳黄和淡绿的香槟色彩,鲜艳又不失端庄,灵动且和谐。入内看到的是原木涂了桐油的色彩,有别于石质教堂,更显温馨,更具亲和力。

二战英德交战遗址

二战期间英国与德国曾在苏里南河流域交战,新阿姆斯特丹堡垒遗址留下不少老炮,看着就是那种轰大铁球的炮,沿着河岸排开,也有先进的美国造滑膛炮。现如今老炮上坐着休憩的老老少少,昔日的战场绿草茵茵,再无硝烟四起,古战场的今昔被瞬间压缩了。

古战场的边上有座华人登陆苏里南的纪念碑,年最早的十几个华人合同工人在此登陆,来到苏里南打拼,他们建起了各种各样的种植场,从此华人在苏里南创业生根。他们是苏里南华裔的先驱者,受到华人和苏里南民众的尊崇和爱戴,年树此碑以示纪念。

新阿姆斯特丹堡垒

这里曾经是荷兰人的城堡,看着更像个庄园,植被繁茂,绿意盎然。现如今城堡变成旅游场所向大众开放,一些房舍里陈列了当年的武器及生活用品。

内古城

帕拉马里博内城位于苏里南帕拉马里博行政区,坐落在苏里南河的西岸,离苏里南河入大西洋的入海口约23公里。城内古老的市中心仍然保持着昔日那富有创意、极具特色的街道布局。内城的建筑物依然在向世人展示着荷兰建筑风格与当地传统建筑方法和建筑材料的逐步融合。

帕拉马里博的建筑中混合了荷兰、德国、法国和后来美国的影响,这些影响反映了苏里南历史的发展,由此帕拉马里博获得了它独特的特征。建筑物主要以木结构为主,砖用得比较少。高大的砖结构建筑俯瞰绿色的广场,木制的房子拥挤在狭窄的街道上。高耸的棕榈形成林荫道,红树林生长在河岸两旁。

市内居民属于多种民族,这使得市内有各种结构的基督教堂、犹太教堂、穆斯林清真寺和庙宇。阿萨姆阿拉贡清真寺,该寺占地不大,却也有四个宣礼塔,有特点的是底层是类似“吊脚楼”的空地,礼拜堂主殿在二层,外观色彩也颇鲜艳。

清真寺内部倒是没啥两样,也是空空的铺着地毯,没有什么摆设,但礼拜堂外侧的走廊设计得有些花俏,半圆穹顶组成连廊,还有镂空的花色护栏。

紧挨清真寺的是一座犹太教堂,好像不让游客造访,也就作罢了。我们还来到一座荷兰人建的利霍伦德教堂,非常的与众不同。教堂已有多年历史,呈圆形且不大,特别之处在于前后门通透,两门对开可以从这头看到那头的街景,主神坛和风琴则设在主通道的两侧,或者说一般纵向的主通道变成了横向。这种独特的构造不知世界上还有没有,大家都没见过,属绝无仅有。我们悄悄地步入教堂,受到神职人员的欢迎。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帕拉马里博是一个17至18世纪荷兰在南美洲热带海岸建立的殖民城市样板。原始的非常有特色的历史中心区街道设计图遗迹保存得完整无缺。这里的建筑物用实例说明了荷兰建筑设计与当地传统技术和原料的逐渐融合。

逛着老城,心里觉得这苏里南有“四像”,像欧洲,像非洲,也像东南亚,还像中国,当然也可叫“四不像”,真是一个非常有特点的国家。

华人足迹

在帕拉马里博的市中心,只要像样些的商铺都是华人所开,包括酒店,看得出华人在苏里南的经济地位举足轻重。我们专门拜访了最大的华人社团广义堂,广义堂规定以提高华侨福利事业及联络感情为宗旨,主要工作为辅导华侨发展事业,创建养老院、健身院,支持华侨、华人经营商业,创办《洵南日报》,还有通讯广播电台,建立华文学校,联络其他宗旨相同的社团密切合作,赞助其他社会合法福利活动。广义堂大堂里挂着华人华裔在苏里南做出贡献人物的照片,听介绍这里常会举办一些活动。

我们还兴致勃勃来到华人的菜市场,只见里面绝大多数是和我们一样长相的华人,也讲中国话,但以客家话为主。菜市场经营的模式和东西与国内大同小异,连大饼油条摊都有。走在里面就像在国内逛菜市场,谁会想到远在美洲呢。

棕榈花园

漫步在格劳特大道,走在这条大道和苏里南河之间,可以看到棕榈花园。在19世纪,棕榈花园是总统宫殿花园的一部分,20世纪初开始对公众开放。棕榈花园内种植了大量的棕榈树,现已成为帕拉马里博民众休闲或组织大型活动的主要地点。棕榈树高大挺拔,徜徉其中,犹如行走于城市森林里,抬头所见,是茂密的树冠和蓝天白云,感觉是幅绝美的图画。偶遇小小的水池,便见排排棕榈倒影。

苏里南大桥

尤勒斯·韦登博斯大桥,又称"苏里南大桥",是跨越苏里南河,连接帕拉马里博和科默韦讷区的一座桥梁。该桥是东西走廊的一部分,得名于前总统尤勒斯·韦登博斯。该桥由荷兰Ballast-Nedam公司建造,全长米,设双向两车道,于0年5月20日开通。据说该桥是帕拉马里博的地标之一,跨度、高度在当地首屈一指。我们在桥上过了两回,还赶上了日落。

苏里南习俗

在苏里南有一印第安人部落,男子向姑娘求婚的方式是送鱼,表示自己是一精通捕鱼技巧,能够自力谋生,承担起家庭重担的男子,如果姑娘有意就会亲手把鱼烹成美味回赠给求婚者。

苏里南的气候

苏里南属热带雨林气候,年平均气温23-27°C,年降雨量在0毫米以上。当地气候分雨季和旱季。每年2月初至四月底为小旱季,气温最低,平均为22°C,是黄金季节;4月底至8月中旬为大雨季;8月中旬至12月初为大旱季,12月初至次年2月初为小雨季。

苏里南的饮食

苏里南虽然是南美洲北部的一个小国家。但是却综合了世界各国的文化和风俗习惯,苏里南的传统美食是米饭加鸡肉和豆角的搭配。在饮食上也集合了各国餐饮精髓和独一无二的口味,有荷兰,印度,南非,至犹太地区的餐饮文化。街上随处可见中国餐馆。

苏里南的语言

苏里南独立四十多年,是西半球不属于荷兰王国组成体的地区中,仍然以荷兰语为官方语言,也是唯一以荷兰语为官方语言的国家。苏里南居民通用苏里南语,汉语中的客家语是苏里南共和国的法定语言.

苏里南入境

入境时,边防机构需要入境者提供有效护照及有效签证,并且填写入境卡,其中需要注意的是外国入境者需要在入境卡上填写在苏里南的居住地址。苏里南海关规定,入境者随身及托运行李中除不得携带枪支弹药等违禁物品外,还不准携带肉类食品及水果。如需携带动植物入境,须提供苏里南有关当局许可文件。如果入境者携带大宗电器等物品入境,也需要向海关申报。关于烟酒,苏里南海关规定每人可以携带1.5升的酒和一条烟。海关对入境者进行抽查。此外,苏里南是外汇管制国家,出境者随身携带的美元现金不能超过1万美元;若需携带超过1万美元的现金过境苏里南,需在入境时向苏里南海关申报。否则,可能会被罚款或没收。

紧急联系电话

中国驻苏里南大使馆馆址:ANTONDRAGTENWEG,P.O.BOX,PARAMARIBO,SURINAME。(),。

当地紧急联系急救站:火警:匪警:或

南美洲的华人

最早到达南美洲的华人移民可追溯到16世纪。明朝有许多商人远渡重洋来到菲律宾从事商业活动,此时的菲律宾正好开启了西班牙长达余年的殖民统治时代。一些明朝的商人听闻新大陆有着罕见的商机,便沿着西班牙的航线到达了今日秘鲁、墨西哥等地经商,而他们也是最早登陆南美洲的一批华人。鸦片战争以后,欧洲的人贩子和清朝官府勾结,肆无忌惮的贩卖人口到新大陆去牟取暴利。殖民者们为了将劳苦大众骗到美洲可谓是费尽心机,各种甜言蜜语、宏伟蓝图行不通,便用一纸契约将劳工强绑上船。在前往南美洲的途中,由于生存环境的恶劣许多劳工在半路上就不幸病死。这样的肮脏交易直到19世纪末自由移民的出现才逐步瓦解。

苏里南的华人

苏里南地区最早的客家移民,是当地殖民政府为了赚取丰厚利润而从其他地方搜刮而来的苦力劳工。荷兰殖民政府当时垄断了世界上主要的兰姆酒产业,因此荷兰人便从非洲、印尼、印度等地引进大量廉价劳工为其服务,而客家移民也是在这个时候走进苏里南的。年,第一批共计18名的华裔劳工从香港登上了前往苏里南的货船,这其中大多便是广东籍的客家人。在此之后,荷兰殖民政府又陆续在此地多次征召劳工,客家劳工逐渐在苏里南扎根下来,发展成为当地一个庞大的族裔社群。当地的客家人善于经商,很快便成为商人阶层,并促成了后来一大批客家人登陆苏里南,梦想在这里大展身手。在苏里南随处能看到客家人经营的店铺及餐馆。由于苏里南制造业的落后,大量生活用品需要从国外进口。依托着中国“世界工厂”的制造业优势,中国成为当地生活用品进口的一个重要来源。

结束苏里南行程后,我们原定苏里南航空PY航班上午9点由帕拉马里博飞乔治敦,前往圭亚那。航程仅飞45分钟。没想到我们折腾了一天,凌晨航空公司有邮件通知酒店前台,我们的航班延误了,而且延误至晚上19点15分。航空公司为什么不通知订机票的旅行社,而是通知酒店?大家将信将疑,后来导游专程开小车近2小时赶到机场确认,结论此事并非传言,而且得知这航班延误是家常便饭。于是大家上午在酒店自由活动,一直等到13:00退房,集合出去用午餐,然后直接去机场。苏里南国际机场是军用机场改建的,挺简陋,但却停着荷兰航空的A,看来跑道还不错。

                


转载请注明:http://www.cvwkh.com/jcff/978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