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治焦虑症医院哪里好丨明明是焦虑,为

“我只是焦虑,为什么给我开抗精神病药?”看到药品说明书上适应证写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更焦虑了,这到底怎么回事?莫非医生开错药啦?

01

焦虑只是表象,用药针对的是背后的疾病

首先,大家要知道,焦虑只是疾病的一个症状,引起焦虑的疾病很多,除常见的焦虑症外,抑郁症、精神分裂症、强迫症、躯体忧虑障碍等都可以伴随焦虑症状。如80%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在疾病过程中会出现明显的焦虑情绪,尤其在疾病的早期和缓解后期多见。

非专业人士可能只看到焦虑这个表象,但医生却能透过现象看到背后的疾病本质,根据症状的特质以及其他伴随症状,例如是紧张不安还是急躁易怒,有没有攻击性,是否伴有情绪低落、失眠、拒绝社交、躁狂等等,并结合量表测评的结果,抽丝剥茧,反复斟酌,选择最有针对性的治疗药物。

02

抗精神病药具有抗焦虑作用,可作为增效剂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常被用于焦虑症的治疗。大量研究显示,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具有抗焦虑作用。慢性焦虑患者如果躯体症状明显,如心慌、头晕、头痛、肌肉疼痛等表现突出时,使用抗精神病药物可以很好地缓解精神症状,起到增效的作用。如果患者使用抗抑郁药、苯二氮类药物后,效果不佳,医生会考虑将抗精神病药作为增效剂使用。

但具体选择哪种抗精神病药、使用多大剂量、服用多长时间及如何减药或停药,医生会根据不同患者及不同病情特点,来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而不是对所有患者使用同样的治疗。

03

用药从发病机制出发,药物分类无绝对界限

大脑最重要的神经递质有3种: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

5-羟色胺掌管情感、欲望、意志;

去甲肾上腺素提供生命动力;

多巴胺传递快乐。

目前治疗精神障碍的药物大多是针对这3种物质,而从不同的机制去发挥作用。

某种药物可以治疗某一种精神疾病,但不意味着就只能治疗这一种精神疾病,药物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它可以治疗与之有共同发病机制或共同表现的其他精神疾病。

对患者而言,药物有具体分类。但对医生来说,治疗疾病要从疾病病因和药物作用机制出发,综合考虑,选择最合适的药物,并没有绝对的抗焦虑药、抗抑郁药、抗精神病药之分。只要病情需要,任何药物都可能被应用到精神疾病的治疗中。

焦虑症要吃多久的药?

焦虑症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疾病,每个人的病情不同,治疗方法,用药时长也不是完全相同的。

一般来说,在开始服药8-12周的急性治疗期后,还需要服用2-6个月的巩固治疗,再维持治疗至少12个月,所以总的治疗一般在一年半左右。对于惊恐障碍,在急性期治疗8-12周以后,巩固和维持治疗的时间也至少在一年以上,而对于病程长、反复发作、治疗效果不佳,并且伴有抑郁或者有家族史的焦虑抑郁症患者,维持治疗通常需要数年,甚至药物治疗需要维持终身。

因为焦虑症主要是大脑中的一些神经递质代谢紊乱造成的,这些神经递质包括5-羟色胺、多巴胺和肾上腺素。焦虑症主要包括慢性焦虑症,也就是广泛性焦虑障碍,以及急性焦虑症,也就是惊恐障碍。所以,它们的治疗周期不同,但是总体治疗周期至少在12个月以上。

焦虑症属于精神科疾病的范畴,属于情绪、心境障碍的一类疾病,就是由于情绪的过度紧张、过度兴奋、过度焦躁而造成的一种情绪障碍。

实际上和老百姓所讲的精神病还是有点不一样,老百姓讲精神病多半指的都是精神分裂症,焦虑症不属于这一类疾病。焦虑症属于心境障碍的一种,实际上经过医生专业的治疗,可以进行控制,甚至治愈。

所以,这一类疾病不要过度的担心害怕,如果发生了,一定要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完全是可以得到控制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cvwkh.com/jcff/1445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