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是精神病但没关系》不仅通过童话的叙述方式把剧中人物的故事娓娓道来,而且采用了童话式的标题。形式新颖,抓人眼球的同时,也暗示着这手笔出自于剧中的女主角—一位有着美艳外表穿着华丽,但又高贵冷漠的人气女作家高文英之手。
她的童话不是王子公主幸福生活的美好童话,而是暗黑风格的悲剧结局。她的图书插画风格惊悚恐怖,让人很难与那张漂亮的脸蛋联想在一起。
在签售会上公然令人错愕的暴力行为,不顾形象的言语震惊了大众,她傲慢无礼的性格被暴露的一览无余。外人所不知的是高文英的天生具有反社会人格障碍,而她的原生家庭也不像表面那么光鲜亮丽。这些都对她的身心健康带来了深刻的影响。
幸福的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如果把童年比作童话,幸福的童年是美好圆满的童话,不幸的童年就是黑暗恐怖的童话。原生家庭则是童话故事的背景色。高文英的母亲是推理小说女王,父亲是建筑师,双亲都有着一定社会地位,家里的豪宅显示出富裕的家境,可见她的童年并不贫困,物质生活充裕。可就是这样在外人眼里耀眼的家庭随着母亲的突然死亡,父亲发病住院变得支离破碎富丽堂皇的豪宅也被废弃多年,因为无人打理,变成一片苍凉景象。突如其来的变故造成的是一瞬间的毁灭,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文英的原生家庭正如张爱玲所说的那样“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虱子。”华美的表象下尽是不堪,看似光鲜亮丽的原生家庭其实带给她的是无尽的黑暗。
本应过着公主般锦衣玉食的文英的童年却有着鲜为人知的经历:被母亲拽头发,恐吓。甚至被洗脑式定义为魔女,不要妄想被王子拯救,因为女巫会杀掉王子……这样的话语在她幼小的心灵刻上了难以磨灭的印记,她对于母亲给与的伤口和幻觉深信不疑,并且在她母亲死后,也会经常被噩梦惊醒。
再无光的日子里,她创作童话,获得万众瞩目的成就,她会把童话里的魔女写的精彩,因为认为自己是一个好看的魔女。可是她没有感情,不懂爱,没有快乐。她没有一个幸福的童年,这对先天没有感情的文英来说雪上加霜,她如同生活在海里一般窒息。
无论是她的生活环境,还是家庭背景,还是她的外表的华美也无法填补心灵的脆弱。
如果说文英黑暗的世界里从未看到过光亮,那她可能一辈子生活在黑暗里,也不会想要摆脱黑暗。她像个身着华丽衣服的公主手捧着脆弱的灵魂和刺痛的心孤独无望的生活,直到一天她遇到了她的王子。所有的相遇都是命中注定的久别重逢。
相遇仿佛还在昨天,彼时还在城堡里的公主救助了落水的王子,于是命定般的王子对公主一见钟情,并采花给公主表达喜爱之情,换来的却是踩碎一地的花瓣,而随着公主手中蝴蝶翅膀的折翼,王子落荒而逃。再次重逢,是仅靠眼神的灵魂相认。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列夫·托尔斯泰
故事中的王子也是剧中的男主角—文康泰。他自幼照顾患有自闭症的哥哥,母亲只在意和爱护哥哥,备受冷落的他只是家里可有可无的存在。然而在面对母亲的责怪时,隐忍已久的他终于爆发,反驳道:“我是我自己的主人。”他有着自己的思考与想法,他不是一个听话的机器,知冷暖,懂得什么是爱。他反抗了原生家庭带给他的控制,可是伤口的隐隐作痛,在哥哥面前的微笑转身却是哀伤。原来这伤口从不曾真正愈合。或许,对于康泰来说,原生家庭带给他童年的背景色是冰凉刺骨的冷色,唯一带给他温暖或许只有救他一命的文英。一眼即万年的喜欢在他的心里埋下了种子。只是那时的他选择了逃避。
直到再次相见,文英的纠缠与表白都无一例外的遭到了康泰的拒绝,当文英看穿他的伤又会被口是心非的他回怼,即使他一直不愿意承认自己的感情,面对爱情逃避的做法也使得他无法了解文英。可当他知道文英每次受难脆弱的时候,又会及时出现解救安慰,就在这样一次次的靠近中他能否发现外表看似残暴自私自利下的那颗脆弱又渴望温暖和光明的心?
嘴可以骗人,但身体是诚实的。其实但他一直都用行动告诉着文英,帮助她度过难关,在她面前说话不设防备。而文英通过童话想告诉康泰的答案便是:不要逃避,去战胜那些伤痛,才会获得真正的释然。如果他能做到面对,在治愈自己的同时他也会用爱告诉文英自己是自己的主人,她不是魔女,是被他一直喜欢着的公主。
看相爱的王子公主如何用爱演绎互相治愈的浪漫爱情故事,摆脱命运的枷锁,重逢并找回彼此契合的灵魂?《虽然是精神病但没关系》请大家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