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像被电击刀割撕裂六旬老人遭遇天

泉州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lx/

有一种痛

被称为“天下第一痛”——三叉神经痛

患者的脸就像被

电击、刀割、烧灼、撕裂般剧烈疼痛

这种痛不致命

但非常顽固,会频繁发作

给患者的身心带来极大伤害

家住温州66岁的老田就是一位三叉神经痛患者。

半年前,老田开始发病,吃饭、洗脸都可能突然疼痛发作,按他自己的话讲就是“发作起来的时候,死的心都有了”。

在医院就诊后,老田被诊断为患上了三叉神经痛,于是开始口服药物卡马西平。

一开始,药物效果非常好,吃了就不痛了。

但这“天下第一痛”并非浪得虚名。没过多久,药物的效果越来越不明显,要加大剂量才能缓解疼痛。

更不幸的是,老田还药物过敏了。老田一边忍受着右面部的闪电样剧痛,一边忍受过敏性皮炎的折磨,真是祸不单行。

好不容易把过敏性皮炎治好了,实在忍受不了痛苦的老田,来到医院神经外科寻求帮助。

主任医师王丰为老田做了头颅三叉神经磁共振,明确了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诊断,推荐老田接受手术治疗。

家人考虑到老田年龄比较大,身体条件不是特别好,于是选择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的“经皮三叉神经半月节球囊压迫手术”。

手术过程非常顺利,术后第一天,老田的脸上就露出了久违的微笑:“医生,不痛了,终于不痛了!”

三叉神经痛是何方“妖孽”

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金孟浩介绍:

三叉神经痛是一种临床常见的颅神经疾病,其人群患病率为人/10万,多发生于成年及老年人,70%~80%病例发生在40岁以上,高峰年龄在48~59岁。

但是,WHO最新调查数据显示,三叉神经痛正趋向年轻化,人群患病率不断上升。

三叉神经痛可分为原发性、继发性两种: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多数认为病变在三叉神经半月节及其感觉神经根内,也可能与血管压迫、骨质畸形等因素导致对神经的机械性压迫、牵拉及营养代谢障碍有关。

继发性三叉神经痛

常为某一疾病的临床症状之一,由三叉神经的邻近部位的肿瘤、炎症、外伤所引起。

出现哪些症状要警惕三叉神经痛

临床上表现为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内的反复发作的短暂性剧烈疼痛,呈电击样、刀割样和撕裂样剧痛,突发突止。

每次疼痛持续数秒至数十秒,间歇期完全正常。

疼痛发作常由说话、咀嚼、刷牙和洗脸等面部随意运动或触摸面部某一区域(如上唇、鼻翼和口腔牙龈等处)而被诱发,这些敏感区称为“扳机点”。

为避免发作,患者常不敢吃饭、洗脸,面容憔悴、情绪抑郁。

发作严重时可伴有同侧面肌抽撞、面部潮红、流泪和流涎,又称痛性抽搐。

如果出现以上症状,医院就医,明确诊断并尽早治疗。

三叉神经痛不用忍,能治!

药物治疗:

卡马西平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疗效确切,尤其适合于治疗初发生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

外科治疗:

目前主要的外科治疗方式有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开颅),射频热凝术,以及经皮三叉神经半月结球囊压迫术。

目前,医院神经外科常规开展经皮三叉神经半月结球囊压迫术治疗三叉神经痛,手术过程患者无痛苦,手术创口只有一个无需缝合的针眼,更加微创,手术时间短,住院时间短,费用低。

患者在全麻无痛的情况下,医师在嘴角外侧处穿刺一个针眼大小的孔,将导管顺着颅底中天然存在的“卵圆孔”抵达麦氏腔,造影剂充盈球囊,压迫三叉神经半月节3至5分钟,就可以让三叉神经的痛觉纤维失活,达到止痛效果。

在DSA机器辅助定位穿刺下,手术时间最快仅仅需要十分钟。

该术式有哪些优势?

与微血管减压术相比较,经皮三叉神经半月结球囊压迫术更适合应用于以下患者:

①年龄较大;

②全身情况较差;

③微血管减压术后或其他手术术后无效或者疼痛复发者;

④拒绝开颅手术者。

与射频热凝术相比,经皮三叉神经半月结球囊压迫术能取得较好的短期内疼痛缓解效果,更适合应用于累及三叉神经第Ⅰ、Ⅱ支者,或多支受累者。对各种术后复发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也有良好效果。

神经外科专家提醒,经正规治疗,三叉神经痛是一种完全有机会可以治愈的疾病,如果出现相应症状,一定要及时就诊




转载请注明:http://www.cvwkh.com/jcff/1407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