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洁强迫症知多少澎湃在线

                            

原创上海浦精浦精心灵驿站

年9月17日,作为上海市浦东新区精神卫生中心暨同济大学附属精神卫生中心(筹)与上海浦融传媒有限公司合作打造的《健康有道》之第十九期的主讲人质控科主任、主治医生张洁老师-为大家带来了——焦虑症知多少。

以下内容根据本次节目主持人欣绘和张洁主任对话整理,希望分享给更多有需要的朋友。限于篇幅,无法完全感受直播中精彩,欢迎收听随文所附音频。

强迫症属于神经症的一种类型,是一组以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精神疾病,其特点为有意识的强迫和反强迫并存。

随着社会飞速的发展,生活压力越来越大,加上新冠疫情的突然闯入,强迫症随之进入大众的视野,如反复的洗手,看起来是一些小事,可是有可能我们正逐步靠近强迫症的边缘。

1

强迫症的症状

欣绘

说到强迫症它到底是什么?生活当中很认为自己或者别人多多少少有些强迫的行为,请您做一个医学的专业的分析。

张洁:打个比喻来解释,如“画地为牢”,字面上的意思:画一个圈当做监狱,比喻只在指定的范围内活动或做指定范围内的事,不得逾越。在现实生活中,绝大多数人不会给自己画地为牢,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交友、旅行等等,但是有一小部分人无法享受生活的自由,有的人不敢轻易的出行购物、旅游,为什么呢?因为他们怕受伤,怕被动物咬伤,或者是怕自己开车撞人,怕从高处掉下来,有的人还无法去参加会议,因为他怕自己演讲的时候会疯掉。他们的脑子里总是有一些奇特的想法,有的甚至认为自己无法抚养子女,怕伤害到他们,等等。为了消除和减少自己的担心和恐惧,他们会采取一些应对的措施。比如反复清洗,反复检查、反复询问等等,如此反复,他们的生活就陷入了一种单调、僵化、反复的模式当中,形同坐牢,这些不幸的朋友就是强迫症的患者,他们就是把自己圈禁起来,承受着痛苦和煎熬,而且家人也会牵连其中,备受折磨。

欣绘

如此的话个体会有很大的焦虑,然后会影响他的学习、工作、人际交往,他的家人也会因此感到痛苦。

张洁:所以我们说强迫症核心表现就是强迫观念或者是强迫行为,或者就是这两种方式同时存在。其实最直观的是什么?就是行动和思想的分家,所做非所想,让他们倍受煎熬。再举个例子:站在悬崖边上产生跳下去的冲动。这种想法对正常人健康人而言,是短暂的、飘忽的,转瞬即逝的,但是对强迫症人群,这样的想法会持久地、反复地折磨他们,经历了无数次的循环,这将成为他们生活中的噩梦了。生活中反复洗手,擦拭家具,反复检查门锁、电器是否关了,是否就是排列整齐,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反反复复做同样的事情,另外同种想法和念头在脑子里不断的出现,明知过分或者毫无必要却又挥之不去,有时压抑自己的各种冲动,这种重复的行为和纠缠的想法,最终造成患者产生强烈的心里痛苦和个人生活和工作能力的损害。

欣绘

强迫症患者自身是否也会感受到这种反复行为的痛苦?

张洁:强迫症是属于神经症的一种类型,是一种以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是一种精神疾病。强迫症患者知道这种行为不对,从内心非常反感,也极力抵抗,但无法控制的。这种强烈的冲突让他们感到巨大的焦虑和痛苦,影响他们的学习、工作、人际交往生活。

欣绘

听友在问:他经常洗手,饭前便后、便前便后要洗手,或从室外回到室内,或从办公室回到家,是一定要洗手。这是否算是强迫症?

张洁:应该说是不算。洗手次数的多少,洗手时的心理感受是什么样的?一般强迫症患者洗手时候会认为不应该洗手,没有必要洗手,但是控制不住自己还是坚持洗手。这种一边拒绝,一边又在重复的行为,让他们很痛苦、很难受。

欣绘

有听众说他是属于锁门之后,走到楼下,她会忽然之间想我到底门有没有锁,会大脑一片空白,反复问自己是否有锁门,再返回家中去确认,这种情况有可能一天里要持续2~3趟,这种算不算强迫症?

张洁:也是刚刚的情况就是说他有这个症状了对吧?反复去看关门对吧?然后他持续时间到了没有,他是不是每天要持续很久很久,要反复好多好多次站在那边,站在门边就是走不了了,这种情况还有要达到严重程度。

2

强迫症的诊断

欣绘

强迫症是否有一定的评判的标准的?又有哪些现象?

张洁:判断是否达到强迫症,要看是否严重到已经影响到他的个人生活工作社交。相较于病理强迫症,正常的强迫现象有哪些?1、强迫性现象出现的时间比较短暂,偶尔出现或者出现了以后会稍纵即逝,2、强迫行为不会严重到影响个人生活工作和社交。3、没有反强迫心理,不会从思想上主动去克服这些强迫行为,4、做出这种强迫行为的时候,你有没有感到痛苦?你有没有治疗的愿望?如果是达到这4点的话,大家就不必要担心,这只不过是一个强迫表现,而不是强迫症。强迫症的问题肯定是长期出现,而且每天要持续,比如说超过一个小时以上要明显的影响你的生活。

欣绘

强迫症的发病率是怎么样的?为什么好像现在很多人都会讲到强迫症。

张洁:近年来强迫症的发病率是在不断提高,研究也显示普通人群的强迫症的终身患病率为1~2%,大约有2/3的患者在25岁之前就发病了,世界卫生组织所做的全球疾病调查中发现强迫症已经成为15到44岁中青年人群中造成疾病负担最重的20个疾病之一,全球大约有超过万患者有强迫症。

欣绘

比如说我们机体开始衰老了,一般都是要中青年过后,但是没想到强迫症它的发病年龄是比较偏年轻的,而且刚才您说了全球超过万人是患有强迫症的,甚至大多数人是没有办法从我们现在的这些治疗当中得到解脱的是吗?

张洁:对,因为患者常常会出于某种考虑,在起病之初没有及时就医,比如说就一些怕脏反复洗手的患者,他们是觉得我洗个手很正常,要到严重到无法正常生活以后才来就诊,起病到就诊,初次就诊的时间有可能间隔10年之久,这就无形增加了治疗的难度,所以要提醒大家要重视强迫症,要早发现早治疗。

欣绘

因为一开始我们觉得说他可能没有对我们的生活带来一些影响,所以也没有把它认为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情。

张洁:对,其实它是一个病,是一种疾病。

欣绘

对,是病我们就要治疗,要治疗最好要越早越好,越早干预越好,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我们会得这强迫症,很多疾病我们都说可能和基因的关系和你环境的关系,强迫症也是这样子吗?

张洁:强迫症的病因比较复杂,目前还未有定论。主流的观点认为强迫症主要和心理社会、个性、遗传、神经内分泌等等因素都有关,在家系研究中,双生子的研究中,强迫症和遗传有一定的因素,但不是说遗传具有决定的因素,仍然有很多研究强调环境因素在其中也会起到作用。还有研究表明患者在首次发病时遭受到不良的生活事件,比如人际关系紧张,婚姻遭到考验,还有学习工作受挫,或者突发的应急事件等等有关,还有许多调查发现强迫症和性格之间也有密切的关系。

欣绘

性格到底是天生的,还是后天也可以培养?如可能小时候是一个比较小气的孩子,但是后天通过各方面的培养,也能够变成一个大气的人,是吗?

张洁:多多少少会有改善。强迫症患者的个性或多或少会追求完美,对自己和他人都是高标准、严要求,其中一部分患者在患病之前就有强迫性人格,表现为过分的谨小慎微,责任感过强,凡事都希望尽善尽美,对很多完美性人格的人到最后会或多或少的强迫症状出现。

欣绘

刚才讲述种种,一些原因会导致强迫症有先天的,也有后天的,到底什么样的人更容易得呢?

张洁:大概有5种:1、对不相关想法的人,缺乏控制力的那种人,正常的人基本都会忽略一些不相关的想法。但是强迫症患者往往会


转载请注明:http://www.cvwkh.com/jcff/1355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