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冬以来,山东、上海、湖南、海南等地、水痘发生病例及疾控警示信息陆续见诸报端。这不,前几天老家一个表亲侄子也因为得了水痘,被学校劝回家里暂时隔离了~
水痘是一种常见、多发、有高度接触传播性的儿童疾病,以全身水疱性发疹及轻度体征为特征。病原体——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Virus,VZV)属于疱疹病毒科,α疱疹病毒亚科,是一种双链DNA病毒,只有一个血清型。病毒核衣壳直径约80~nm,呈二十面体,周围包绕一层内膜及一层部分来自细胞膜的包膜。
恰巧前些时光,日本爱知县的两位儿科专家TakaoOzaki和YoshizoAsano在Vaccine发表一篇综述,让我们听听水痘疫苗的“原产国”——日本学者讲述的水痘疫苗前世今生。
VZV基本传染数为8-10,是一种具有较强传染性的病毒。其主要由皮损部位疱液中的病毒颗粒通过空气传播。经上呼吸道黏膜或结膜感染后进入机体,在局部细胞内复制,约4~6d即出现原发性病毒血症和前驱症状,两周左右出现水疱疹。感染水痘一般以轻型和中型病例较多,常见并发症为皮肤的继发性细菌感染,偶见多种皮肤外表现,如肺炎、脑炎、小脑性共济失调等。初次感染水痘后VZV会移行至感觉神经节背根及三叉神经节,通常终身潜伏,待机体细胞介导的免疫功能削弱或因各种原因导致免疫抑制时,VZV会再激活而引发带状疱疹。抗病毒药物,如阿昔洛韦、伐昔洛韦、泛昔洛韦等,虽有助于水痘及HZ患者迅速康复,但其不能终止病毒排出,无法预防隐性感染。而暴露VZV后给予过量的免疫球蛋白对于中止或减轻疾病负担也是有限的。因此,疫苗在控制水痘感染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同时针对中老年开发带疱疫苗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20世纪50年代,得益于病毒学领域的日新月异,日本正经历着一波疫苗开发潮,麻疹、腮腺炎、风疹、脊灰等疫苗研制相继成功。年,高桥理明在大阪大学微生物疾病室任助理教授。当时科室领头人YoshiomiOkuno教授是先后研制了麻疹、腮腺炎、风疹疫苗的负责人。但是,水痘疫苗很难!因为VZV高温不稳定,细胞亲和力强,初次感染后即行潜伏,使得难以获得无细胞病毒。
水痘疫苗研发开创者——日本病毒学家MichiakiTakahashi/高桥理明教授。
高桥理明教授最初的选择是研究麻疹和脊灰。直到年发生了一件事才影响了他的研究方向。当时高桥理明又在美国学习,他3岁的儿子发了水痘,并且产生了严重症状,全身水疱并且持续高烧。高桥教授夫妻日夜守护配以综合治疗,才使得孩子病情慢慢好转。随后,高桥教授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