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学习足底肌上皮瘤的MRI表现

肌上皮肿瘤通常发生在唾液腺中,以腮腺为好发,并且偶尔在软组织中也有报道。尽管这个病变的年龄分布很广,没有性别偏爱,但在儿科人群中却是罕见的,经常以侵袭性表现恶变达40-50%。

一个12岁的男性,右足底肿块2个月,休息和活动时疼痛,影响行走。疼痛被描述为“烧灼痛”和“过电的感觉”,最初两个脚趾麻木,没有夜间疼痛,没有发现局灶性感觉或运动障碍,足部温暖且灌注良好,足背波动明显。

图1.(A)T1矢状,(B)T1冠状。T1主要集中在以肌肉为界限的椭圆形块状病变(M),呈均匀低信号,病灶在趾长曲肌腱(FDL)和足底筋膜中央(CPF)之间。肿块位于外侧,推挤了足底内侧神经束(MPN)和蚓状肌(L)。(C)T2/STIR矢状,(D)T2/STIR冠状。T2主要集中趾长曲肌腱(FDL)和足底筋膜中央索(CPF)之间界限清楚的椭圆形块状病变(M),呈不均匀的高信号,病灶周围轻度水肿

图2.(A)矢状的T1,(B)冠状的T1,呈不均匀强化的椭圆形块状病变(M),位于趾长曲肌腱(FDL)和足底筋膜中央索(CPF)之间。肿块位于外侧,推挤了足底内侧神经束(MPN)和蚓状肌(L),内侧神经束周围也有增强。

软组织肌上皮肿瘤发生的年龄范围广,没有性别偏爱,而且解剖分布广泛,通常以四肢上的皮下结节出现,并且在儿科人群中据报道约占20%。皮肤和软组织中的肌上皮瘤分为肿瘤/软骨样混合细胞样瘤,肌上皮瘤和肌上皮癌。软组织肌上皮瘤的影像学表现与唾液腺多形性腺瘤基本相同,无法区分良性和恶性。

影像表现US显示,肌上皮肿瘤的影像学表现是边界清楚的圆形低回声实性肿块,伴有后声增强,未见病灶内钙化或病灶周围水肿。CT上显示为均匀的实体软组织病变,增强后表现出明显的强化。磁共振(MR)肌上皮肿瘤表现为T1W均匀低信号和T2W不均匀高信号,DWI呈等低信号,增强后呈明显不均匀强化,肿瘤边界清楚,包膜可见,由于缺乏特征性,仅基于影像学检查无法诊断肌上皮肿瘤良性或恶性。

鉴别诊断有:良性/恶性周围神经鞘瘤(PNSTs),未分化的多形性肉瘤,骨骼外粘液样软骨肉瘤和血管肿瘤(血管瘤、血管肉瘤)

月明人依楼




转载请注明:http://www.cvwkh.com/jcff/117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