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疼痛」,医生最有发言权
医生,我肚子疼……
医生,我偏头痛……
医生,我浑身都痛……
……
疼痛是一种包括了感觉、情感、认知和社会成分的痛苦体验。
据疼痛持续的时间和性质,可分为急性疼痛和慢性疼痛(持续3个月以上)。根据病理生理学机制,疼痛可分为伤害感受性疼痛和神经病理性疼痛或包含两者的混合性疼痛。
止痛,是个永恒的话题!
同样是具有止痛效果,不同作用机理适用于疼痛类型和程度,不同疾病和人群会有不同的禁忌,关于止痛药,这份很全的总结你该收下!
常见止痛药大全
(以下图片,点击均可查看大图)
不同疼痛人群的止痛药该怎么选?
参考资料
1.癌症疼痛诊疗上海专家共识(年版)[J].中国癌症杂志,,27(4):-
2.骨科常见疼痛的处理专家建议[J].中华骨科杂志,,28(1):78-79
3.骨关节炎诊断及治疗指南[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14(6):-
4.特殊人群普通感冒规范用药的专家共识[J].国际呼吸杂志,,35(1):1-4
5.外用非甾体抗炎药治疗肌肉骨骼系统疼痛的中国专家共识[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8(7):24-27
6.非甾体类消炎药相关消化道溃疡与溃疡并发症的预防与治疗规范建议[J].中华内科杂志,,56(1):81-84
7.乳腺癌骨转移和骨相关疾病临床诊疗专家共识(版)[J].中华医学杂志,,95(4):-
8.肺癌骨转移诊疗专家共识(版)[J].中国肺癌杂志,,17(2):57-64
9.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J].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10(5):-
10.母义明等.临床药物治疗学-内分泌代谢疾病[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98-
11.华驾略等.循证指南更新:非甾体类抗炎药和其他辅助治疗预防成人发作性偏头痛[J].神经病学与神经康复学杂志,,9(2):96-99
12.董珍宇等.年成人发作性偏头痛药物防治循证指南更新解读[J].医药专论,,35(1):10-14
13.钱之玉.药理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14.糖皮质激素在疼痛微创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中国专家共识[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3(6):-
15.临床诊疗指南·疼痛学分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6.糖尿病周围神经病诊断和治疗共识[J].中华神经科杂志,,46(11):-
17.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诊疗规范(征求意见稿)[J].中华糖尿病杂志,,17(8):-
18.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理性疼痛诊疗专家共识[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4(8):-
19.痛性周围神经病的诊断和治疗共识[J].中华神经科杂志,,45(11):-
20.中国偏头痛防治指南[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2(10):-
21.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第7版)[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2.李大魁等.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85
23.丙戊酸镁缓释片治疗癫痫临床应用专家共识[J].癫痫与神经电生理学杂志,
24.吴春媛.氨基葡萄糖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综述)[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2(5):86-87
25.王建业等.临床药物治疗学-老年疾病[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6.神经病理性疼痛诊疗专家共识[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19(12):-
27.三叉神经痛诊疗中国专家共识[J].中华外科杂志,,53(9):
相关阅读
止痛药是个「好东西」,但哪些情况不该用?疼痛是人类最难以忍受的症状之一,同时还会让人无比烦躁。
古有曹操,头痛起来会杀人……今天谁要是剧烈头痛还能冷静说一句「没事」,那是真好汉!
丁当身边就有受痛经困扰的姑娘,但却不愿意吃止痛药,怕的就是药物副作用。当然,丁当猜她肯定痛得不厉害。
其实只要医生许可,吃止痛药可以很快缓解疼痛,但是药三分毒的思想,让很多人都畏惧止痛药。
止痛药这么好使,让它多了一个问题——药物滥用!
滥用有什么危害?我们一起来学习止痛药的那些事。
不该用,用了,会怎样?并不是所有的止痛药都要等医生说「该用」才能用,毕竟我们今天要说的是非处方类(OTC)止痛药。
如果疼痛原因明确并且以前也用过此药,比如原发性痛经的女性吃点布洛芬、风湿痛的老年人吃点贝诺酯,只要按着药品说明书来用,也不用专程跑去问医生意见了。
但如果是不明原因的疼痛,尤其是「看不见摸不着」的疼痛,比如胃痛、肚子痛等,请千万不要想着用一粒止痛药「治好它」。因为这一类疼痛的病因可能比较复杂,如果只是用止痛药缓解症状,医院检查清楚,可能会掩盖并延误病情。
美剧《豪斯医生》里就有一个案例:一个小女孩完全感觉不到任何疼痛,乍一听好像很棒,但是由此带来的后果却是很严重的。
因为感觉不到疼痛,她不知道自己的手放进了热水中,造成了烫伤;在被仪器夹住时,死命挣扎,造成了挫伤;最后因为没有疼痛,没有畏惧感,从楼上跳下来,造成了骨折。
疼痛其实是一种预警,而止痛药让你感觉不到疼痛的时候,也埋下了巨大的隐患——不知道身体哪里出了问题。
用太多了,会怎样?如果在药店买药,有幸遇到一个真的资深药师,你说「我要买解热镇痛药」时,他多半会问你一句「你平时胃怎样?」。
这是因为,在药店卖的解热镇痛药一般都有胃肠道反应,这在药品说明书上写得清清楚楚。如果按照常规剂量使用,这种胃肠道反应可能会很轻。但如果忽略说明书上写的「N小时内不要重复使用」,一粒接一粒,或者一次吞两粒,那就得小心「胃溃疡」了。
每个人都经历过疼痛,都很能理解疼痛时希望药到病除的感觉。但是在短时间内用两粒药,或者用同一类的两种药,其实止痛效果并没有比一粒药更好,反而会带来其它方面的风险。
目前一些研究已经发现,止痛药因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可能引起慢性间质性肾炎、肾乳头坏死、肾功能不全等。
阿司匹林能使凝血功能受影响,引起出血倾向。安乃近、保泰松等可抑制骨髓而引起白细胞减少,甚至导致粒细胞缺乏症。
扑热息痛(对乙酰氨基酚)用了这么多年,FDA直到前年才发布公告限制每次服用剂量不超过mg,否则会增加肝损害的风险。是它毒性变大了吗?并不是,只是我们之前没发现而已。
所以,用药时不要轻易超过药品说明书的建议剂量,这是做了无数次实验和不断修正后得出来的「性价比」最高的剂量。
用太久了,会怎样?1.药物成瘾
你的病因明确,也按照常规剂量来用药,但说明书明明写着「使用不得超过7天」,而你足足用了一个月,还根本停不下来。达到这样的程度,其实已经属于「滥用」范畴了。
甚至可以说,这是一种成瘾性。
成瘾性并不是吸毒者专用的词,不少药物也有成瘾性。在止痛领域,成瘾性严重的主要是阿片类镇痛药,不过此类药物不会在药店出现,但凡具有明确成瘾性的药物,一般都是处方药。只有医生认为你需要用时,你才能用。
以前人们认为,解热镇痛类止痛药不具有成瘾性,但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如果长期使用此类药物,也可能产生一定的依赖性。一旦停药就会产生情绪不安、焦虑、注意力涣散、全身疼痛、怕冷甚至寒战等不适,促使再次服药。
当然这种成瘾性与阿片类镇痛药没得比,但由于解热镇痛药随处可买,滥用的可能性比较大,也只能靠个人约束了。
2.产生耐受性
一些人吃止痛药,从吃一片,到两片,再到后来吃三片也没有多大用处,这也是长期用药的「后遗症」——止痛药耐受。这个时候加量除了带来更多的副作用,没有别的好处,倒不妨去问问医生的意见:也许需要几种止痛药换着吃;也许需要扔掉止痛药,把病根治好了再说。
这下姑娘们更不愿意用止痛药了,别急,除了止痛药,丁当帮你们问来了三个「偏方」,也许可以试试。
1.转移刺激疼痛属于信号的一种,其它冷、热、压力等刺激也是信号的一种,而大脑能同时接受并处理的信号是有限的。
这就是为什么,烫伤的时候用冷水持续冲,会感觉不那么痛;痛经的时候可以用热乎乎的暖宝宝减轻疼痛。
2.艺术也可以据说艺术也可止痛,比如听听音乐、欣赏美丽的画作、看看喜剧片,这都会提升脑内的内啡肽水平,加强大脑的「欣快感」,提高对疼痛的忍耐力。
3.以痛制痛当你左手中指被门夹到痛彻心扉的时候,你一定会下意识地使劲捏住整个手掌。这并不是一个无聊的动作,因为你整个手掌被自己捏痛的时候,「中指的剧痛」这个信号就不会传入大脑那么多。
下次身边的姑娘头疼脑热、肚子疼,除了一句「多喝热水」,你还可以试试上面的这些方法。
大家都在看
疼痛的常用术语和定义
到底怎样的疼痛会是癌症?
有一种胳膊疼痛叫“网球肘”
急性心梗的10个常见疼痛部位
5种急性腹痛的发病及疼痛特征
★★★★★
看完记得分享哦
服务医生,期待支持!《HAOYISHENG》为旗下超万读者诚邀广大界友分享您的佳作,让更多医生受益,欢迎广大医师投稿: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