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需要的是慈悲心和容忍心,还有忍辱心,在这个世界上接受有和承受无的变化。实际上我们活在这个世界上每天都在变化,一会儿有了,一会儿没有。所以也希望大家能够懂得,这个世界上一切无常,今天有不代表你永远有,今天没有不代表你以后没有。希望大家要懂得这个世界一切都在变化。
希望大家能够在我们学佛路上更加精进,更加努力。当今世界人心涣散,每个人都为自己着想,众生所造很多恶业,末法时期进入了报应阶段,所以现在报应越来越快。
这个世界上,因为我们人的责任心起了变化,没有一个人为别人想,所以家庭才会变得越来越糟糕;因为个个都为自己想,所以个个都让自己在内心变得越来越自私。
所以现在的人容不得别人,不但容不得别人,连自己的妻子、孩子也容不得。所以自私造成了社会问题,所以希望大家要懂得,不要以个人利益为重,不要以自我为重,这个世界就不会变得那么自私。我们要改变它,就要用佛法教育众生变得越来越慈悲,要用“人伤我痛”的佛学精神来让自己得到更多的改变。所以学佛就是改变当下。
因为现在社会崇尚物质享受,忽略了精神世界的充实,很多人家里什么都有了,但是心灵却变得越来越痛苦,因为他贪心不足,他永远得不到满足,所以心灵的扭曲造成了人生迷茫、空虚和痛苦。学佛人要放下对物质的无穷欲望,因为一个人欲望越多,随着时间慢慢的变化,他会生根发芽。
因为欲望,他得不到满足,他会不断地去追求,一个人就在无穷的欲望当中,得不到真正的幸福和快乐,所以要真正地能够放下自己,那才是解脱。所以佛法说出生和死亡并不存在,就是因为我们自己对出生和死亡的概念信以为真。
我们认为我们活着,就是活着的,我们有时候认为自己已经死了,实际上已经死了。这是个概念性的问题。因为一个人活着的时候,他没有认为自己是活着的,等到有一天要死了,他也没有想到自己很快就会死,所以这一些都是一种幻想。因为我们无穷地去追求幻想,我们得到无穷的痛苦。
很多人的忧郁症就是由于失去了东西,永远不舍得把它忘记。把自己得到的全部忘记,最后让自己变得轻松一点,如果你把过去得到的东西永远留在心中……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离了婚,一直不能相信自己,妻子或者自己的先生离开他,永远沉浸在痛苦当中,走不出人间的烦恼道。所以学佛人一定要学会调理自己的身心,要真正地修心,天上地下任我行。
一个人的心不能错,心错就会影响你正常的生活。所以一个人错就错在心错,心把别人想偏了,你的一生就偏了;心把别人想得好了,你的一生就很好了。我们要懂得精神上要安静,一个人“精神病、精神病”,就是因为不能安静,不管碰到人间什么样的烦恼,他的心静不下来,然后他就跳啊闹啊,接下来就出事。所以有一句话叫“心静神心自灵”,也就是“心定神心自灵”,也就是说一个人心静得下来,他的神清才能气爽。
你去看一个很开心的人,这个人精神非常好。一个经常忧郁的人,看上去就像神经病。所以一个人精神是很重要的,大肚的人天地广,所以一个人要学会大肚,学弥勒佛“大肚能容天下难容之事”。现在我们碰到一点点事情就不能容忍对方,我们哪有慈悲,我们的慈悲心早就九霄云散。所以慈悲心和气和有善念是连在一起的。
当你看到别人很可怜的时候,你的心就会产生一种善良的念头,当你有善良的念头的时候,你的气就会和,一个人如果能够气和,他就能够看破超越。所以看待人间的事情,使我们学会坦然平等视众生。把大家看成你的亲戚、你的好朋友,你的心就会变得越来越干净、安静、很自在。
修行,要学会克服自己的贪欲,如来如去的自在。要学会克服自己的贪,不要去贪,不要去恨,不要去做愚痴的事情,因为做愚痴的事情只会让你变得越来越愚痴和失去自信;因为你的恨会让你变得仇恨世界,你会缺少朋友;因为你的贪念会让你变得越来越自不自在,觉睡不好,饭吃不下,你会变得越来越失去自己的本性。
所以保护好自己,要明心见性,就是要懂得明心,首先要学会忍耐,大家想一想,一件事情能够平息靠的都是忍耐,而不是靠的争斗。这个世界的争斗是解决不了问题,只有忍耐的人,中国传统上讲“柔能克刚”。
大家想一想,一个人能够忍耐,他就能够解决所有的问题;一个人不能忍耐,他就解决不了所有的问题。所以忍耐是能够让你自己变得心平气和。今天坐在这里的人在听师父开示,有的人看得见师父,在四根柱子、六根柱子后面的佛友看不见师父,他们就坐在那里听,他们心中在想:不管怎么样,我能借点气场也好。
我们众生习惯于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所以不能让自己用有限的生命去做无限的帮助众生的事情,想一想是不是这样?很多人走不出去帮助别人,永远为自己打工,一辈子最后连家都没有。而我们很多的人虽然出来了,但是我们有这么多的佛友,等到我们晚年的时候,我们根本不用钱去找阿姨、去找谁来照顾你,因为在周围的众生,那些未来的菩萨们,他们就是我们最好的亲人。
我们不能浪费有限的生命,去将原本就虚幻的东西保持,这种保持,像保持一个房子,保持孩子一辈子对你好,想保持自己的老公永远不要离开你,等等,这就是一种执著。我们在人间只要用心对别人好,别人自然会感受到,我们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把生活过好,但是一切随缘。
有多少人因为家庭破裂而选择了自杀?就是因为他把所有的希望寄托在某一个固定的事物当中。所以在人间要懂得,没有一样东西是留得住的。而我们人就是拼命地想把他留住,就如皇帝的新衣一样,原本得体的却以为有一件金光闪闪的衣服,这不就是一种痛苦吗?
我们人本来拥有很好的良心,但是我们去追求的那些物质的……以为自己穿在身上能够让自己闪闪发光的一种荣誉,而这些荣誉,很快退失了之后,就连他没有穿衣服一样,这不就是一种概念性的执著吗?希望大家要放下那种痛苦,我们无所畏惧,我们一切随缘,学佛的人想得通、想得明白,这就是学佛,这就叫精进。
我们不必为自己的生命去担忧,因为你看的在老,别人也在老,这个世界谁都会老,但是我们的心永远不老,因为我们的心是在帮助别人和爱护别人当中成长,我们的心是在关爱别人、在慈悲别人当中成长,所以我们的心永远是那么慈善,我们的良心永远是那么的可爱。
所以学佛人为什么能战胜自己的贪欲?就是因为自己本身拥有爱,而且把这种爱布施给了别人,从别人身上反馈出更多的慈爱,你就拥有了慈悲的爱。
故事一
佛陀晚年最令他感到悲恸的弟子莫过于他的首座弟子叫舍利弗,还有一位目犍连,相继先他而入涅槃,因为佛陀还没有涅槃的时候,他的两位大弟子提早涅槃(我们念经的人经常听到佛陀很爱他的弟子,经常叫“舍利弗”还有“目犍连”)。
当舍利佛回到家乡进入涅槃之后,他的弟子均头沙弥非常伤心,捧着骨灰(就是灵骨)去见佛陀,佛陀就开示均头沙弥说:“你的老师入灭了,他的无漏戒定功德和深广的智慧也随之消灭了吗?”
均头跟他说:“没有。”
佛陀说:“既然一切生死的痛苦已经灭去,而一切清净的功德又没有失去,那你又何必哭泣?”
均头一想:“是啊!师父的肉身虽然幻灭了,但是师父的功德却长留人间,法喜充遍宇内,还哭什么呢?”当下就领悟止泪了。
师父经常在广播里听到佛友打“请师父帮我看一看我的爸爸在天上还是在下面?”我一看,就说:“你爸爸脾气不好,你爸爸还会打人、骂人。”
这些孩子伤心地说:“是啊,我爸爸脾气真的不好,他还打我妈妈。”
想一想,一个人走了,留下的才是被人家骂。如果在人间多留一点德给别人,有多一些让别人尊敬的思维、品质和慈悲给别人,在短短的几十年,虽然是寒暑,但是你生命的价值却是永恒、无限的。
一个人的肉体可以灭亡,但是人的精神永远存在。这就像我们的佛陀一样,虽然离开了这个世界已经多年,但是他的精神没有变,他的精神激励着我们所有的学佛人,精进努力、慈悲对人,让我们感受到在人间还有真爱。
我们伟大的观世音菩萨的慈悲在佛菩萨当中居首位,观世音菩萨的慈悲普照着大地,让我们感受到在这无限的空间当中,他不断地让我们用一种慈悲去解决人间一切的烦恼。想一想,人的烦恼不就是贪嗔痴吗?
人的争斗就是在贪嗔痴当中不能化解,如果你今天能够用慈悲去对自己的家人、太太还有所有的朋友,你还会有什么难、什么灾?所以这就叫永恒的生命,拥有了菩萨的慈悲的理念,能够解决现实当下人间的问题,这就叫活在当下!
众生原本是佛,
只是没有觉醒,
不敢承认自己是佛,
所以自身的佛性就不会起作用。
你们想一想,有时候我们学佛当中,看见这个人做了很多好事,人家夸赞他一句:“哎呀,你怎么跟菩萨一样啊!”他们说:“哎哟,我不行,我怎么是菩萨?”实际上你现在做的举动就是一个菩萨,你不敢承认自己是菩萨,因为你心中还没有菩萨啊!
现在大家知道了吗,今天你还能走出来救人,你就拥有了你的慧命,你的寿命也随之延长。很多人在家里天天吃好的、穿好的,慢慢地会变得孤独,最后就会死亡,所以叫孤独死亡。所以人的心胸要开阔,要能够去救度众生,把自己有限的生命天天花在无限地为众生服务上面,你的寿命会无限制地延长。有一天你已经到了80多岁了,你还在做功德,人家说:“你的寿可真长!”你说:“我还要活到岁,为众生服务啊!”
今天真的没时间,因为大家在一起也不容易,今天本来是开光,是随缘的,师父也是希望大家这两天能够过得开心一点,学佛要学得开心。不管是谁都要守戒,你看就是法师坐在下面,规距的法师端坐着,不规矩的法师不停地在动。现在大家都不动了,都入定了。我告诉你们,法师比你们更要严格,做了法师不是受人家来赞扬的,是要更激励自己做人间的菩萨,如理如法。
我们学佛的弟子也是这样。你们记住了,一定要严格地要求自己,要让别人看——你是菩萨;要让人家看得起你——你是佛,这样你才能一世修成。
所以在人间嘴巴讲得再好,好事做得再多,最后你不能上天,你一辈子就白修了。所以为什么我要你们真心学佛,记住了,学佛不是做给人看的,而是真正地让自己有一个界品,也就是说,西方极乐世界有上等上品、上等中品和上等下品,对不对?所以要懂得,让自己有品位。这是什么品位?不是穿名牌戴名牌的品位,而是要有佛性的品位,要有菩萨的品位。
北京白癜风专科医院北京白癜风皮肤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