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青人,协和之路上你走得过他们吗协和

这些名字,这些声音,这些皱纹和白发

他们就是协和

为患者,为生命,为理想

这些影响给我们展现了一个最厚重的协和

岁月积淀下的故事来不及细讲

后来者可以用一生慢慢体会

本支微电影医院离退休党总支

在首届协和微电影节「协和·医路记忆」中获得评委会特别奖

以下图文根据微电影整理:

神经内科郭玉璞教授(88岁)

这条路我已经走了63年了,这里每一幢楼都再熟悉不过了。

年我在老前辈许英魁教授的指导下,医院的神经科神经病理实验室。年我去澳洲学习,在回国的时候,用积攒下的钱买了一些现医院。从那时候起,(我们)开展了周围神经病理、肌肉病理和脑脊液细胞学的试验研究,医院神经科神经病理研究发展的基础。

我今年88岁了,门诊、大查房、会诊工作充实着我晚年的生活,今后我还要在协和的这条路上继续走下去。

麻醉科罗爱伦教授(79岁)

是的,医院做麻醉师也有50年了,有件事我至今难忘。

那是在给一个姑娘做嗜铬细胞瘤手术时,她突然大出血,命虽然保住了,但2个月后见她,好像老了十几岁。

这件事对我刺激很大,从此我开始潜心研究,终于发现了在嗜铬细胞瘤手术中用麻醉控制出血的有效方法。当时在国际上这种手术死亡率很高,但在我们整个团队的努力下,当年却创造了连续例手术无死亡的先例。年,我获得了了英国皇家麻醉学会的名誉院士。

为了让外科手术更安全,让病人有尊严的活着,使我始终在协和这条路上努力着。

免疫内科唐福林教授(74岁)

是啊,医院工作近40年,我在这里成长,也在这里获得事业的成功。

年,我在张乃峥老师指导下开展抗ENA抗体的研究。那个年代没有空调,为了提取抗原,夏天我要穿着棉袄在冷藏室工作。就这样,经过几年研究拼搏,我首次在全国报告了系统性红斑狼疮Smith抗体的临床意义,并在年,主编了我国风湿界第一版风湿病诊疗指南。

如今我已退了9年,仍然坚持出门诊,通常忙到中午1点半后才能吃上饭。这种生活已习以为常,伴随我在协和这条路上走过了40年的风风雨雨。

血管外科管珩教授(75岁)

我在协和工作50多年了,筹建了血管外科,培养了研究生,门诊、病房、手术就是我每天的生活,不知不觉我走到了75岁。

妇产科徐苓教授(69岁)

是的,我退休快5年了,仍继续在妇科内分泌门诊出诊,也参与一些科研和教学。我在平凡和淡定中享受踏实与充实。

血液内科沈悌教授(74岁)

按照协和人的说法,协和人是「熏」出来的,这种「熏」是言传身教、耳濡目染。回望一生,我始终在协和的行医路上努力着、奋斗着。

这是一条协和人用生命的心血铸就的协和之路

这是一条几代老中青传承的协和之路

他们中有许多事各学科的开创者和领路人

如今,坚持在岗位上的退休医务工作者还有许多人

他们依然继续着未完的征程

在他们的脚下,百年协和之路在不断延伸

?

五年执医三年模拟

精选每日一题

更多精选题可回顾历史推送文末

题目来源:临床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往届真题

本期主播:铩羽

编辑:小干脆面

赞赏

人赞赏









































专业治疗脸上白癜风医院
白癜风怎么治



转载请注明:http://www.cvwkh.com/jbjs/12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