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对于全球的物理治疗师来说
是一个特殊的日子
世界物理治疗日
(WorldPhysicalTherapyDay)
这个节日是年,世界物理治疗联盟WCPT制定的。
目的是:显现物理治疗专业对全球人口健康和福祉的重要角色;提高物理治疗专业的知名度;代表物理治疗专业及其患者向政府和政策决策者倡议。
这一天标志着世界各地物理治疗团体团结一致的心,这是一个表彰物理治疗师为其患者和社会所做的贡献的机会。
虽然我们已做了许多努力,但目前人们对于康复仍旧是知之甚少。
大多数人并不确切地知道什么是“康复”,下意识的把它与按摩、推拿划等号。
作为一个康复医学类知识传播媒体,康知了依然任重道远。
故而在今天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再来谈谈什么是康复!
首先,你得明白康复究竟是干啥的:
康复得追溯到国外的年了,世界大战之后,产生了很多截肢,脊髓,神经损伤的伤员。这些伤员的身体结构问题可以通过手术解决,可是身体的一些功能问题却无法恢复。由此,康复医学这个学科就正式产生了。
从定义上来看:康复是一门以消除和减轻人的功能障碍,弥补和重建人的功能缺失,设法改善和提高人的各方面功能的医学学科,也就是功能障碍的预防、诊断、评估、治疗、训练和处理的医学学科。
简单地讲,康复医学是一门帮助患者恢复功能的医学学科。
康复相比于其他临床医学学科来说,它更着眼于整个人的健康。包括心理、生理,都是康复需要考虑和解决的问题。
其次,我们得看看康复是治疗哪些疾病的。
临床研究显示:康复医学在治疗某些疾病上,发挥着弥足轻重的作用。
目前康复的范围越来越广,主要有骨科康复、神经康复、疼痛康复、儿童康复、产后康复、心肺康复、老年康复等。
(下滑查看详情)
骨科康复
骨科临床和相关手术技术的发展十分迅猛,甚至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而与之相对应的骨科术后康复,在多数地区甚至医院,均处于较低水平,随着现代医学的快速发展,骨科临床的需求不断向纵深发展。特别是对功能恢复起到决定性作用的骨科康复的需求更是迫切。如何使骨科和康复科快速融合、取长补短、互惠互利、一体化协作,将彼此专业相结合发挥优势,在短期之内,催化骨科康复的快速发展来满足骨科临床的需求。
康复对象:骨科康复的范围很广,主要是指因骨骼、肌肉、肌腱、关节、韧带、关节软骨等运动系统损伤导致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患者,比如人工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四肢创伤骨折术后、)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围手术期、肩袖损伤修复的围手术期康复,踝关节骨折、踝关节骨性关节炎、跟腱断裂、足外翻、扁平足,跟腱断裂缝合术后等。
康复方法:(1)消除水肿炎症:冷疗机、半导体激光、短波治疗仪、极超短波治疗仪。(2)慢性疼痛:体外冲击波、激光磁场理疗仪、熏蒸、蜡疗、干扰电、红外偏振光、磁振热。(3)预防血栓、肌肉萎缩:空气波压力治疗仪、中频干扰电疗仪、深层肌肉按摩器、DMS。(4)加速创伤愈合、骨痂形成:超声波治疗仪、极超短波治疗仪、半导体激光、温热磁疗仪、低频脉冲磁疗仪。(5)维持增加关节活动度,预防挛缩畸形:CPM关节康复器、激光磁、悬吊康复系统等。(6)增强肌力,预防肌肉萎缩:上下肢主被动、功能性康复动作训练系统、肌电生物反馈仪、等速肌力、悬吊康复系统。(7)改善平衡功能,矫正异常步态:虚拟情景互动、动态平衡、核心肌群功能训练机、平衡功能训练机。(8)提高ADL能力和生活质量:手功能综合训练平台、ADL智能反馈康复系统、上肢机器人。
骨科康复的新技术:体外冲击波疗法也是骨科康复的重要技术,对于骨不连、骨科术后关节僵硬、肌腱末端病等具有不错的治疗效果。等速肌力训练仪可用于骨科康复早中期的肌力康复训练,使肢体在其活动范围内做持续运动,并且等速肌力训练仪提供的顺应性阻力使整个肌肉都能得到全面的训练,有效避免肌肉功能恢复不平衡状况的出现。对于弱肌力还可以利用等速肌力训练仪的持续被动程序进行训练,有利于肌肉的早期康复。
神经康复
随着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不断上升,脑卒中已经成为了我国的头号“致死疾病”(为8.4/)。据调查统计,脑卒中是城市死因第一位,农村死因第三位。神经康复是康复诊疗手段专科化的产物,主要是针对神经疾病所致运动、感觉、言语、吞咽、认知障碍等等功能障碍的康复评定和康复治疗,重点是脑卒中的康复。
康复治疗原则:①正确掌握康复医疗适应证;②早期开始康复,一般主张病情稳定后24—48h;③临床性康复;④强调二级预防+康复;⑤主动性康复;⑥在不同的阶段采用不同的康复方法和程序;⑦强化的康复程序;⑧综合性康复;⑨全面康复;⑩偏瘫康复实践的新思路。
康复对象:中风偏瘫、失语症、吞咽障碍、痉挛、肩手综合征、认知障碍;脑外伤后综合症;外伤或脊髓病变引起的截瘫及排尿功能障碍、大便功能障碍、压疮、痉挛、异位骨化、骨质疏松等并发症;外周神经损伤;老年痴呆症、帕金森氏症、小脑萎缩等老年疾病;小儿脑瘫;骨折术后功能障碍等。
康复方法:1.理疗项目:直流电、低频脉冲电治疗、中频脉冲电治疗、电子生物反馈疗法、气压治疗、脑循环治疗仪、功能电刺激、脑电生物反馈治疗等。2.康复治疗项目:运动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构音障碍训练、吞咽治疗、认知知觉功能障碍训练。3.中医康复项目:针灸、电针、针刺运动疗法、熏蒸蜡疗。
神经康复新技术:经颅磁刺激TMS技术是目前神经康复研究和临床应用的热点,为脑功能障碍患者探索出了非常有价值的物理治疗新思路,更成为本世纪神经康复的新突破。经颅磁刺激仪作为一种无痛、无创、操作方便、安全可靠的新型技术,可以改善卒中后运动功能障碍、失语、认知功能障碍、偏侧忽略证,脊髓损伤,帕金森症,抑郁症等很多问题。
疼痛康复
疼痛已被现代医学列为继呼吸、脉搏、血压、体温之后的第五大生命体征。我国遭受疼痛折磨的慢性疼痛患者高达万,慢性腰腿痛已成为中国医疗资源负担排名第三的疾病。最常见的疼痛,主要包括骨关节炎、颈椎病、肩周炎、腰痛等。骨关节炎多折磨中老年人,常因劳损、退化引起。数据显示,65岁以上人群的发病率为60%~70%,70岁以上人群发病率高达70%~80%,我国约有1亿骨关节炎患者。据权威统计医院门诊患者中约有2/3正在或曾受到疼痛的困扰约85%疼痛患者并没有得到规范化镇痛治疗。开设疼痛康复科,不只是为了单纯的止痛,而是主攻各种治疗技术相结合,为患者彻底解除疾患。
康复对象:①颈肩腰腿痛:颈椎病、颈肩综合症;肩周炎、肩袖损伤等肩关节疾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坐骨神经痛、髋关节炎、膝骨关节病、半月板损伤、韧带撕裂、足跟痛、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症、强直性脊柱炎、痛风;②神经病理性疼痛:神经血管性头痛、面神经炎、三叉神经痛、肋间神经痛、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③软组织疼痛:腱鞘炎、急性扭伤等;胸肋软骨炎、肋间神经痛、腰背部肌筋膜炎、顽固性腰肌劳损;④癌性疼痛⑤非疼痛性疾病:腱鞘囊肿、顽固性呃逆(打嗝)、急性面神经炎(面瘫)、面肌痉挛、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康复方法:1.理疗项目:体外冲击波、干扰电治疗、中频脉冲电治疗、磁振热、偏振光治疗、微波治疗、蜡疗等。2.康复治疗项目:关节松动、悬吊;3、中医康复项目:熏蒸、针灸、电针、灸法、头皮针、推拿。
疼痛康复原则:1.物理因子联合疗法。多种物理因子可以同时进行,也可以先后进行。在治疗中联合应用的物理因子之间必须有协同或相加的作用,防止相互削弱或产生拮抗作用。2.运动疗法。颈肩腰腿部位疼痛只是一些症状,这些症状背后有太多的病因,大部分跟人体平时的姿势、生活习惯、动作模式等等因素相关。在传统的治疗方法更多的是解决疼痛症状,并没有人去纠正动作模式、调整姿势等,所以疼痛会经常复发。可通过牵伸、肌力锻炼,指导患者功能锻炼、自我肌肉牵伸、肌力训练活动。
疼痛康复新技术:功能性磁刺激(Functionalmagneticstimulation,FMS)是继功能性电刺激之后广泛应用发展起来的一种康复理疗技术。FMS来自法拉第电磁感应原理。磁刺激发生器利用高压、高能电流在磁场线圈内瞬间放电,诱导出高场强的磁场,能无衰减地穿透皮肤和骨组织,诱导神经组织产生局部微电流,使神经细胞去极化,从而兴奋神经纤维。
儿童康复
我国儿童康复由脑瘫这一疾病开始扩展,逐渐开展先天性畸形、发育障碍、孤独症谱系障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学习障碍、癫痫、遗传代谢性疾病、中枢或周围神经损伤、运动损伤、罕见病等儿童相关疾病的康复。残疾儿童康复也是儿童康复工作的重点。我国儿童康复起步较晚,学历教育及继续教育尚不够完善,现代儿童康复治疗技术的掌握、综合康复治疗质量和水平以及不同儿童康复机构的康复治疗效果参差不齐,儿童康复医师和治疗师队伍的数量、质量及分布等不能满足快速发展的儿童康复需求。由于儿童康复专业队伍数量及相关技术的短缺,或康复医疗条件设施的不足,部分二、医院医院尚不能提供儿童康复服务或满足儿童康复的需求。
康复对象:小儿脑性瘫痪、生长发育迟缓、精神发育迟缓、脊髓炎后遗症、脑炎后遗症、精神发育迟滞、智力低下、自闭症、颅脑损伤、周围性损伤、癫病。进行性肌营养不良、重症肌无力、脊柱侧弯、小儿强制性脊柱炎。
康复方法:(1)运动治疗:通过控制不正常的运动模式、异常的张力和异常协同方式来促使正常运动模式的出现;(2)作业疗法:主要使用功能性作业疗法和儿童作业疗法,改善儿童上肢的活动能力和手部运动的灵活性;(3)言语治疗:用以治疗患儿语言发育迟缓及运动性构音、听觉、视觉和交流方面的障碍;(4)理疗:通过物理因子疗法降低肌张力、改善姿势,比如电子生物反馈疗法、脑循环治疗仪、痉挛治疗仪等;(5)感觉统合治疗:通过此训练使患儿的前庭、本体感觉和固有感觉得到康复,平衡性、协调性等得到提高;(6)中医治疗:中医药对脑瘫康复有一定的疗效,如中医外治的熏蒸疗法,帮助患儿降低肌张力,促进血液循环;(7)水疗:康复中心配备全套水疗设备,包括上肢水疗设备、涡流浴、气泡浴、光疗、水下运动等;(8)矫形器等辅助器具的应用,帮助患儿改善肢体功能或替代已受损的功能;
儿童康复新技术:多感官统合训练系统,是通过最新的多媒体技术为儿童营造出的虚拟康复训练环境,包含丰富多彩的训练项目,结合最科学的实物训练器材,孩子们在宽松和谐的活动空间中接受多种感觉刺激,视、听、触、嗅觉等多种感官刺激的融合为孩子们创造出一个柔和舒适的学习环境,有效的提高孩子皮肤的触觉、前庭感觉和本体感受,实现大脑与身体各种机能的联系与协调,从而促进儿童大脑与身体的发育。
老年康复
民政部年初公布的数据显示,年全国60周岁及以上老龄人口数量已超过2.4亿,占总人口的17.3%。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人口统计数据,中国将在年前后迎来老龄人口进一步快速增长阶段,年,中国老年人口将突破3亿,年将突破4亿,年将达到峰值的4.7亿左右。这样庞大的数据意味着有一大批人就要老去,有一大批人等着我们去帮扶,有一大批制度、政策、服务需要建立与完善!目前的老年医疗服务只重视老年病急性期的医疗服务,而严重缺乏老年病的整体医疗和康复治疗,导致老年医疗服务出现明显的断层。
康复对象:老年人的长期卧床、平衡障碍与跌倒、听力障碍、排尿障碍、抑郁、焦虑、交流障碍、痴呆、压疮、记忆障碍等。
康复方法:通过理疗治疗骨质疏松、关节病变、慢性病、炎症、治未病;通过运动疗法提高体质、心肺能力、日常生活能力;通过自动化、便捷化护理系统达到智慧养老、智能康养。
老年康复新技术:由于老年化的增长,随着而来的是老年人护理是一大问题。智能大小便全自动全过程处理系统,穿戴式护理保护隐私,智能自动冲洗粪便,用温水和暖风清洁病人的排便部位,让家属护理更轻松,让卧床的老人更有尊严。
可以说,康复治疗不仅是一门治疗疾病的医学,更是一种改变人生的魔法。
年
世界物理治疗日的活动主题被定为
今天
祝所有的物理治疗师们
节日快乐!
6个小动作,让你80岁大脑不萎缩,不痴呆!50岁以上的人必看起身时“眼前一黑”可能是血管在报警!这类人尤其要注意一夏无病三分虚,立秋养生,最全的养生攻略送给您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