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自身谈起。我姥姥最近眩晕,昨天晚上轮到我陪住,因为昨天是除夕,我是凌晨2点才睡的,早上又一早起来给老人家熬药。起床之后就觉得咽痛,我想可能是屋子里没有加湿器,太干了。熬药的时候感觉有点冷,不过因为我起得急,姥姥家又只能找到夏天穿的拖鞋,我光着脚,所以也可以理解。但我后来突然咽痒咳嗽了一声,这马上引起了我的重视,我摸了摸自己的额头,似乎微有发热,又感头重、恶心、没有食欲。我开始刻意不接触屋子里的东西,悄悄地找到了体温计,然后回到自己的屋子里。我细思这几天接触的人,这几天深居简出,没有到过人流密集的场所,注意洗手,注意佩戴口罩并将用过的口罩用热水消毒(我用的口罩外面是布的,里面有可以换的过滤层)。自查舌脉,舌红苔白稍腻,脉弦滑。五分钟之后体温计显示36度3。再结合我咽痛咽干、恶心、食欲不振的症状,我认为自己只是简单的少阳病。即
西医诊断:咽痛
中医诊断:喉痹(邪犯少阳证)
处置:中药治疗,多饮水。
姥姥家正好有能组成中药方剂小柴胡汤所需的药材,我又加了白术,喝了一碗后现在过了一个小时了,体温仍然正常,咽喉症状及头重恶心均有减轻,诊断明了、用药对证,心下稍安。如今正处在疫情防控时期,如医院,否则一来有交叉感染的风险,二来增加医务人员的工作量。我上高中的时候赶上禽流感,我一个同学本来是普通感冒,结果在家休息了半个月,原来是她在发热门诊反而感染了流行性感冒,所以病程延长。因此我呼吁大家体温不超过38度,且无明显的气短、憋喘等症状,医院,去医院反而容易交叉感染。
在家多饮温水、多休息,房间适当通风,定时测量体温。但如果病情急转直上,或接触过确诊及疑似患者,应及时就诊,就诊前佩戴好口罩。
之前一篇《几个关于武汉肺炎的问题》已经浅谈了我对此次疫情的看法,就在半个小时前北京市也发布了第一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治方案》。在此再发几个防治的方法,民众可以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使用。
方一
用法:置于室内,可装在碗里、果盘里,或用布包好悬挂在通风处。如果房子较大,建议一个房间准备一个,一周更换一次。
方为:甘草、苍术、细辛、乳香各20克,朱砂1克。
来源:《慈禧光绪医方选议》
方二
用法:代茶频饮,适合体质平和者、儿童。
方为:麦冬、桑叶、菊花各3克、陈皮2克。
来源:北京市第一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治方案》
方三
用法:代茶频饮,适合年老体虚者。
方为:麦冬、桑叶、菊花各3克、陈皮2克、山药10克。
来源:笔者修改自北京市第一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治方案》
方四
用法:代茶频饮,适合平时怕冷者。
方为:桂枝6克、生甘草4克、生姜6克、茯苓6克、苍术6克、大枣5克,大枣需要掰开。
来源:《伤寒论》
方五
用法:水煎服或颗粒冲服,适合平时易上火、易患上呼吸道疾病者。
方为:桑叶6克、菊花6克、杏仁6克、黄芩6克、金银花10克、连翘10克、牛蒡子3克。
来源:医院
方六
用法:水煎服或颗粒冲服,适合接触过确诊或疑似病例者。
方为:生黄芪9克、北沙参9克、知母9克、金莲花5克、连翘9克、苍术9克、桔梗6克。
来源:北京市第一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治方案》
方七(供专业人士参考)
用法:水煎服或颗粒冲服,适合发热患者,症见乏力、咳嗽、胸闷、食欲不振、口渴、苔黄,属邪热壅肺者。
方为:生麻黄12克、苦杏仁12克、生石膏40克、生甘草10克、藿香15克、佩兰15克、苍术15克、砂仁10克、板蓝根20克、神曲30克、桑白皮15克、枇杷叶15克。
来源:医院修改自《伤寒论》
方八(供专业人士参考)
用法:水煎服或颗粒冲服,适合发热患者,症见乏力、食欲不振、口渴、大便不成形、苔腻,属湿困脾胃、湿热并重者。
方为:白豆蔻12克、藿香15克、茵陈20克、滑石粉12克、通草10克、石菖蒲15克、黄芩12克、射干15克、薄荷15克、生薏苡仁20克、连翘15克、浙贝母15克、神曲30克、生山楂30克、蝉蜕10克、僵蚕12克。
来源:医院修改自《温病条辨》
方九(供专业人士参考)
用法:水煎服或颗粒冲服,适合发热患者,症见乏力、气短、食欲不振、口渴、心烦失眠、汗多、舌红少苔,属气阴两伤者。
方为:淡竹叶15克、淡豆豉15克、生石膏20克、明党参15克、南沙神15克、麦冬15克、法半夏10克、生甘草10克、山药30克、薏苡仁20克、蝉蜕10克、僵蚕12克、生山楂20克。
来源:笔者修改自医院方
中医治病在于辨证施治、因人而异,以上方剂在应用时最好咨询专业人士,加减后使用才能发挥中医防治的独特优势。
开放我之前科普《伤寒论》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