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围神经是指嗅、视神经以外的脑神经和脊神经、自主神经及其神经节,这种疾病可根据分布的对象不同而分为躯体神经和内脏神经,而周围神经病是指原发于周围神经系统结构或者功能损害的疾病。在临床上,周围神经有许多特有的症状和体征,大家只有做个相关的了解,才能及时发现病情,从而及时遏制疾病的不断发展。
感觉障碍、运动障碍是周围神经病的临床典型症状
周围神经病的症状表现各异,感觉障碍主要表现为感觉缺失、感觉异常、疼痛、感觉性共济失调;运动障碍包括运动神经刺激和麻痹症状。刺激症状主要表现为肌束震颤、肌纤维颤搐、痛性痉挛等,而肌力减低或丧失、肌萎缩则属于运动神经麻痹症状。
周围神经病可能与营养代谢、药物及中毒、遗传、等原因相关
周围神经病病因复杂,除了与营养代谢、药物及中毒、遗传、等原因相关外,也与血管炎、肿瘤、外伤或机械压迫有很大的关系。它们选择性地损伤周围神经的不同部位,导致相应的临床表现。在周围神经病发病机制中轴索运输系统意义重大。
轴索内有纵向成束排列的神经丝和微管,通过横桥连接,从神经元胞体运输神经生长因子和轴索再生所需的多种物质至轴索远端,起营养和代谢作用;也可影响神经元传递信号,增强其代谢活动。轴索对毒物极其敏感,病变时正向运输受累可致轴索远端细胞膜成分及神经递质代谢障碍;逆向运输受累可引起轴索再生障碍。
病史描述、临床体格检查、辅助检查是诊断周围神经病的“金标准”
神经传导速度和肌电图检查对周围神经疾病的诊断很有价值,可发现亚临床型周围神经病,也是判断预后和疗效的客观指标。部分周围神经病还可通过病理组织检查明确疾病性质如麻风、淀粉样变性等。总之,周围神经疾病的定位诊断根据上述症状、体征和辅助检查的改变并不难,而病因诊断则要结合病史、病程的发展、症状体征和检查结果综合判断,任何一项单独的辅助检查都不能作为诊断的金标准。
确诊病情要及时进行治疗把握最佳的“黄金治疗时期”
专家指出,周围神经病的发生可让患者的神经功能出现障碍,从而影响正常的生活。所以,一旦确诊患有周围神经病,应及时进行科学的治疗,避免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期。而要想有效治疗周围神经病,就要选择一种好的疗法,从疾病的病理角度修复受损的神经元,恢复神经元传递信号,增强其代谢活动,才能帮助患者得到真正的有效康复。
你所看到的,也许正是别人所需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