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年09月23日10:30-12:15
地点:医院十楼报告厅
主讲人:Dr.JanetLeeBachant
主题:解离状态
本次讲演由JanetLeeBachant教授主讲,张伟担任报告翻译。讲演主题为:解离状态
Janet教授和翻译张伟
JanetLeeBachant
临床心理学博士
纽约州立大学/帝国州立学院,大都会中心心理督导师,纽约州心理健康办公室成员,纽约灾难咨询联合会的创始人,首席执行官,董事会主席,纽约心理健康中心研究生会,教员,培训专员,韦斯切斯特精神分析和心理疗法研究中心,教员,课程委员会成员。
Janet教授讲演中
讲演内容节选:
发展性创伤障碍比我们之前所了解到的影响更为广泛,并且对我们各种功能领域都有影响,包括认知上、情感上、行为上、生理上、关系上以及自我的体验等。这种创伤障碍产生于人际间,包含着多种的、慢性的、长期的、发展性不良体验事件。当一个人在年幼时被迫与自己的看护人分离,并且他的依恋需求被长期忽略,这种情况很容易将导致他的情感创伤,还有情感与精神上的忽视及虐待,身体上的虐待或者性虐待,都有可能导致相类似的结果。
儿童将他们成长关联史代入到他的成长事件中。他们早期对于家庭氛围的适应形成了一种缺乏组织性的心理构造以及神经系统网络构造。这意味着与此创伤有关的幻想、防御、信念、愿望和恐惧在他或她成长中演变成孩子心理组织的一部分。慢性、关系创伤变成复杂地编织在儿童对自己的体验之中,尽管这一体验已经被隔离或切断以至于儿童能更好地应对。治疗因此而更加复杂并且涵括了帮助病人去探索那些和创伤相关的恐惧、幻想、冲突以及准适应的解决办法去阻止创伤的爆发。这些产生相关联的模式,童年时所谓的将自己与他人建立关联的“解决办法”,通常是被屏蔽的。另外,他们常常会与安全感、满足感紧密联系并且需要经历一段长时间的认同过程,且调节自己的无意识的分裂的感觉、幻想或者依恋。我们与自己的童年应对方法紧密相联,解离状态即是其中一种解决方案之一。
换个角度看现场
我们可以试着想象这种脱离的过程就好像一个连续统一体,范围从最轻的,甚至略有帮助的脱离状态(比如想象一下一些解离状态会帮助外科医生完成手术,或者帮助正在准备考试的学生)到深程度的,已经严重影响个人生活的解离状态。我会将整个解离过程看作是一个从选择性观察和注意(一个人只看到他愿意看到的)到一个人将他的自身状态和及人格自我分离,也就是我们说的解离性身份障碍。
在我和中国人接触的过程中,解离状态是非常显而易见的,我曾经在诊断过程中遇到过非常极端的现象和非常高程度的解离状态。去分析是什么导致了这些是一件很有趣的事。也许是由于过去中国人为了生存所忍受的创伤,逐渐变成了关联解离防御。具体来说,中国文化的复杂性和多样性鼓励了解离的过程,例如,童年游戏娱乐的缺失加上较强的竞争力和羞愧感。如此强烈的情感是诱发的原因,可也只是众多原因之一。当我们了解并理解解离状态在中国其实是很广泛很普遍的时候,我们可以得到宝贵的经验去预防和治疗。
学员提问中
学员提问环节:
Janet:看了《归来》,大家有什么想要分享的吗?
学员:在音乐的作用下,情感被打开,音乐停止,回归现实,潜意识开始起作用,被强奸的现实让她推开他。
Janet:这是一个很好的点。纽约有一个艺术家,写了一本很好的书——《我错将我的老婆当作一个帽子》。即使大脑的一部分功能受损,另一部分功能还是会运作。音乐让记忆被打开。我太喜欢这个电影了,希望让他一直弹下去,让他们保持这种连结。虽然我有这样的希望,但导演并没有这样做,他有他想要表达的东西。这个片段很好的将解离视觉化,展现了遗忘、打开、合上的这样一个过程。
Q:为什么音乐可以打开这个记忆?
Janet: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我并不知道答案的全部。音乐动用了脑部的其它功能。在纽约的精神病院,病人因为脑部受损而住院,一些病人语言功能受损,让他们去看辩论赛,你会发现他们是有反应的,他们能够从语调、身体动作、表情去辨识信息。大脑情感部分受损的病人去看辩论,他们没有反应。这说明要明白辩论者的意思,需要情感的这部分功能。
学员:我是一个精神科医生,也做过音乐创作,接触过音乐治疗,我来补充一点信息。音乐可以让人在真实和幻想之间切换。当你仔细聆听,它会把你和现实隔离,很有幻想的意味。音乐是很奇怪的表达,它是非语言的,具有非常明确清晰的表达方式。当它表达时是开放和清晰的,但接受时是封闭的状态,让人完全沉浸在自己的情感中。
Janet:谢谢你的补充。
讲演现场的《归来》片段
Q:看了这个电影,我感到太悲伤了。我非常希望结局有一个戏剧性的好转,非常希望她能恢复过来,她在天桥上看到丈夫被抓走治疗,后期治疗的时候能不能让她重现这个场景,让她记起来好转?
Janet:这个问题复杂且困难。创伤对这个人来说是在很深层面触动她。对创伤来说我们要了解,新的创伤可能与旧的创伤有关。这是一个非常个体化的情境,所以作为治疗师有赖于我们对病人的感受。
Q:第一个问题是您说解离是一个连续谱系,是否不同程度的解离对应了不同表现形式?第二个问题关于无意识的幻想和有意识的幻想,一个人他沉浸于自己的世界,当别人打招呼,他又能够马上回到现实,这算是无意识幻想还是有意识幻想?
Janet:大脑是很神奇的,可以在不同的维度运行。无意识幻想存在于我们所有的感受想法之中,也就是说无意识幻想无处不在。幻想往往源于与身边重要他人的经验。幻想会逐步成为内在心理结构的部分。我们很难察觉它们的存在,但它们无时无刻都在影响我们。人际间的趋近和离开就是依赖于这些幻想。有些幻想是非常痛苦的,无法完成连结,幻想可以指导我们怎么样去完成连接。解离也是如此,解离的过程也是会被打断的。假如人经历了非常严重的解离,我们会在他身上看到非常多的中断和切断,与情感部分连接的中断,与自己连接的中断。